江湖內戰四十年:新義安「屯門龍虎鬥」的血色傳承
在香港黑幫歷史中,屯門素以「新義安清一色」聞名,但真正令這片土地血雨腥風的,不是外敵入侵,而是同門內鬥。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,以「豬頭細」(黎志強)與「側頭送」(黃天送)為首的兩股勢力互相角力,從老一輩鬥到新生代,由公開械鬥到商業與資本爭奪,幾乎覆蓋屯門江湖四十年變遷。其後「跛榮」(沈建榮)與「肥傑」,再到「排骨」與「生菜」的接力恩仇,將這場「屯門龍虎鬥」推到一個時代浪尖,亦映照出香港江湖的沉浮與宿命。
屯門格局成形:新義安清一色的背後
屯門地處新界西,臨海、近工業區與碼頭,天然形成黑幫經濟的滋生土壤。七十年代,新義安勢力進駐屯門,自此14K、聯英社、和勝和等外來社團逐步被擠出,形成「老新清一色」局面。這塊地盤並非單純靠血拼建立,而是在「保護費、夜場、黃賭毒、碼頭貨運、骨灰龕位」等灰色利益串連下,逐步落入新義安掌心。
然而,外患平息後,屯門內部亦開始出現裂痕,特別是豬頭細與側頭送兩人的路線分歧,為日後長期內戰埋下伏線。
龍虎爭鋒:豬頭細 vs 側頭送
黎志強(豬頭細)年輕時已是新義安最年輕紅棍,勇悍狠辣,與14K交戰成名,被欽點為「屯門之虎」,並在1987年獲任「屯門話事人」。黃天送(側頭送)則是後起之秀,行事兇見、拼勁十足,曾在與聯英社的衝突中嶄露頭角,成為屯門第二旗幟人物。
兩人早年同心協力,合力對抗14K元朗勢力「四眼細」、屯門「豬嘴紅」等人馬,將外敵掃出屯門。然而,隨著地盤穩固,分贓不均、資源傾斜問題開始浮現。豬頭細被正式任命為話事人後,重點扶持心腹「碧榮」(沈建榮),側頭送深感受挫,矛盾爆發。
1990年,豬頭細因捲入傷人案入獄7年,碧榮順勢掌權,擴張勢力。側頭送則轉往「麵粉生意」(毒品)發展,打通金三角渠道,賺得盤滿缽滿。豬頭細出獄後仍欲轉型經商,但兩派在利益上已難避免碰撞。2001年,側頭送疑找「東莞張子強」式殺手在內地向豬頭細開槍,對方雖死裡逃生,但半身癱瘓。側頭送其後逃往歐洲,屯門江湖瞬間改天換地。坊間亦有說法指,這宗槍案背後其實另有高手,甚至不排除碧榮本派的介入,江湖傳聞從未終止。
新局延續:跛榮(碧榮) vs 肥傑
側頭送流亡荷蘭後,與門生「肥傑」架構新網絡,重操麵粉。2005年,側頭送在阿姆斯特丹被伏擊槍殺,肥傑被指中槍護主,最終將其骨灰運返香港,並在紅磡大排筵席,向屯門宣告回歸。
此時的屯門,碧榮憑精明腦筋與「越南貓」等猛人撐起大旗,經營碼頭、餐飲、貨運與骨灰龕位,勢力紮實;肥傑則攜歐洲財力強勢回流,招兵買馬,重整側頭送遺脈,與碧榮展開「雙霸之爭」。最終雙方以青山公路為界,東西分治:碧榮固守青磚圍、屯子圍,小坑村一帶,肥傑則佔泥圍、井頭、南地等區,屯門市中心則成「公海」。
2012年,碧榮與其妻因涉洗黑錢被判5年,主力人馬退隱或散去,肥傑勢力大盛,迅速統一多個板塊。2015年,新義安大總管林剛正式宣布肥傑為屯門新任話事人,局面定調。至此,「豬頭細vs側頭送」的第一回台,正式演化為「跛榮vs肥傑」的第二回合。
新生代接力:「排骨」 vs 「生菜」
權力交替,不代表江湖安定。當老輩逐步退場,80後猛人開始登台。
肥傑身邊的「排骨」踏實狠辣,少年時代因斬傷對手成名,其後手下「郭靖」在衝突中亡故,結下血海仇怨。跛榮這邊的「生菜」則以泰拳見長,在富泰村崛起,自立門戶,不願向肥傑低頭,決意與之硬撼。
2013年至2018年,兩派多次在屯門元朗一帶火拼:街頭斬人、燒車、追人入醫院……最激一役,生菜在元朗某餐廳被4至5名刀手來回圍斬,重傷昏迷,一度命危。即使如此,生菜恢復後再起,繼續與排骨角力。兩人之爭,實為「肥傑系」與「跛榮殘脈」在新世代的延續,亦是江湖鬥爭向年輕化、網絡化的表徵。
由血到資本:屯門江湖的轉型與宿命
與過往不同,肥傑掌權後逐步淡化暴力標籤,將資金注入夜總會、物流與餐飲,同時保留「軟仔」與走私等現金流,將地盤控制由「刀」轉為「錢」,再以年輕猛人如「排骨」穩住街面秩序,於江湖與資本之間尋求平衡。
然而,屯門的江湖從來不是單線的。豬頭細癱瘓、側頭送殞命、跛榮入獄,無一善終的「屯門魔咒」反覆上演,提醒所有話事人——這裡是風光之地,也是墮落之谷。新義安內戰延續數十年,看似分勝負,實則無贏家。
總結:江湖仍在,勝負未定
從「豬頭細 vs 側頭送」,到「跛榮 vs 肥傑」,再到「排骨 vs 生菜」,屯門的權力更替每次都伴隨著血與火。這場跨世代、跨系統、跨地盤的鬥爭,不僅是新義安內部的權術棋局,更是香港江湖在法治壓力、經濟轉型下的縮影。
今天的屯門表面平靜,但暗湧未息;話事人的名字可以更替,但秩序與利益的戰場仍在。江湖傳說會變,但江湖從不會消失。這場「屯門龍虎鬥」,或許還遠未到落幕的一天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1wXVYAjm-g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