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慈雲山十三太保」陳慎芝:從黑社會大佬到香港十大傑出青年
他曾是香港黑道聞名的「慈雲山十三太保」首領,手下兄弟過千,以街頭斬刀、火拼鬥狠稱霸一時。然而,他也是香港少數能完成戲劇性蛻變的江湖人物,從黑社會大佬、毒品沉淪者,到基督徒、戒毒推手,再到香港十大傑出青年。陳慎芝的一生,是香港江湖歷史裡最具戲劇張力的縮影。
黑道起點:慈雲山十三太保的誕生
1948年,陳慎芝生於廣州,後隨家人遷至香港慈雲山。少年叛逆、不喜讀書的他,以打架爭威。一次被黑幫成員奚落為「十三太保」,不料他竟將此自嘲變為旗號,組織起一批少年,走街頭鬥毆、收保護費。因小弟李兆基擅長偷車,他們能跨區打鬥,名聲迅速響遍九龍,甚至全港。
陳慎芝雖非最能打,但勇於領頭,逐步打響「慈雲山十三太保」的招牌。他更被14K鄉主陳仲英吸納,正式踏入幫會體系,一度坐擁千名手下,成為慈雲山的「土皇帝」。
浴血與墮落:刀光毒霧下的迷失
1970年,他在茶樓遭六名刀手伏擊,左手幾乎被斬斷。這次重傷成為人生轉折,他開始質疑暴力的意義。然而,七十年代幫會發展不順,他染上毒癮,沉淪九年之久。
九龍城寨成了他最深刻的記憶。他販白粉、吸白粉,親眼目睹無數毒友的悲慘結局:和尚戴假髮吸毒、猴子被訓練偷竊、屍體棄於街頭。他自己也淪落至婚禮守靈間隙偷吸毒品,被家人徹底厭棄。父親臨終一句「我救不了你,香港也救不了你」,讓他徹底醒悟。
重生與信仰:毒癮至信仰的蛻變
1975年聖誕,他在基督信仰中受洗戒毒,並坦言「不是靠意志,而是靠神」。他投入社區福音會,專注戒毒宣傳與輔導,成功挽救無數青年,包括昔日小弟李兆基。李兆基後來被引薦進入電影圈,成為香港影視中「四大惡人」之一,這段轉化亦見證陳慎芝的影響力。
1987年,他獲選「香港十大傑出青年」,成為黑白兩道皆敬重的人物。14K教父胡須勇曾評價他「不是好勇鬥狠,但人緣極佳」。
江湖調停者:黑白之間的仲裁者
退出黑道後,他卻從未真正遠離江湖。因與各大幫會大佬保持交情,他成為警方與黑道之間的「擦彈專家」。許多警方不便出面的江湖恩怨,往往由他出面調停。例如,新義安尖東霸王李泰龍與和勝和大華的矛盾,便因他婚宴之日調解而化解。
即便如此,他也有無力之時。2009年,李泰龍最終因仇怨伏擊而亡,陳慎芝坦言:「我不是什麼大佬,只是盡力去幫助人。」
影視顧問與文化角色
除了社會工作,他還成為影視劇的黑幫顧問,協助導演還原江湖口語與場景,甚至在拍攝遇阻時出面「擺平」。在電影中,他常以化名「陳華」出現。這段經歷既是他江湖背景的延續,也是他改變後的新舞台。
總結
陳慎芝的一生,是香港江湖史的縮影。他從「慈雲山十三太保」大佬到毒海沉淪,再到基督徒與社會楷模,經歷了刀光血影與靈魂救贖。如今他以過來人身份提醒後輩:江湖沒有出路,唯一能夠贏的,是懂得收手與轉身的人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Dwq5NmA8DQ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