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勝的雙面人生:從東南亞拳王到「歐洲教父」,獄中收徒成一代總教頭

在港澳黑幫與武林傳奇交錯的年代,譚勝的名字像一道閃電,既是擂台上的猛虎,也是江湖口耳相傳的「總教頭」。他少年習武、東南亞登頂、轉身入影壇,又因一場街頭糾紛遠赴法國受刑,卻在獄中以一身功夫震懾群雄,收攏黑手黨門徒,被尊為「歐洲教父」。他後半生周旋於港澳、歐洲與越南,最終壯年隕落,留下滿紙風雲與唏噓

少年入門:蔡李佛的根與

出身草根的譚勝,自小勞作鍛煉出過人的筋骨與爆發力。少年時在元朗、灣仔一帶先後師事李秋、譚碧鵬,紮根蔡李佛;其後再得倫志收錄破格門牆,於同門派「雙投」的忌諱中以勤苦與真誠取信。除拳械套路,他更苦練鐵砂掌與硬氣功,將近身攻防練到快、狠、準

登峰造極:東南亞搏擊總冠

1973年前後,東南亞搏擊賽成為華人世界最矚目的擂台舞台。譚勝閉關修煉,帶病上陣,硬撼泰系背景深厚的對手,鏖戰三回合將其擊落台下,奪下總冠軍名銜。此役奠定他「擂台無敗」的招牌,也令蔡李佛之名再度揚威海外

影壇一轉身:與李小龍的傳聞與銀幕初

功成名就後,譚勝應邀赴歐洲拍攝功夫片《巴黎殺手》,袁彪、袁輝等皆為配角。江湖間更流傳他曾與李小龍短兵相接、點到即止,難分高下;無論真偽如何,這段傳聞與他在片場的硬橋硬馬,共同塑造了其「能打亦能演」的雙重形象

巴黎風雲:由霸王餐到八年鐵

在巴黎街頭與劇組走散、囊中羞澀的偶發插曲,演成了命運拐點。因「霸王餐」與店員衝突再被捕,譚勝最終被判囚八年。鐵窗之內,黑白兩道雲集,他憑真刀實槍的硬功夫打出威名,制服挑釁者、收眾為徒,連黑手黨要角亦對其折服。自此,「獄中教父」的名號不脛而走

流風所至:歐洲教父與港澳人

出獄後,譚勝在法國獨當一面,受當地社團邀約調處紛爭,名聲擴至歐陸華人圈,被尊稱為「歐洲教父」。返港澳期間,他交遊廣闊,影視圈的呂良偉、何家勁等皆拜其門下;和勝和等社團中人對其亦多所禮重,「江湖總教頭」之名,來自他跨幫、跨界的武學與人脈號召

澳門與越南:賭場邊緣與高風險賭

譚勝常流連澳門,曾包廳攬客,卻也數度捲入江湖恩怨,傳出受傷與遭暗算的風波。見博彩經濟向外延展,他轉赴越南覓路,以門生資金約兩百萬美元嘗試介入牌照生意,卻遭食言失聯。憤而上門理論未果,不久便在街頭突遭車禍身亡,年僅四十,傳奇戛然而止

雙花紅棍的背影:以拳服人,以德收

江湖中提及「雙花紅棍」——象徵一代打手之王——也常順帶說起譚勝。傳聞他曾與陳惠敏過招不落下風,無論勝負,皆以真功夫贏得對手敬意。譚勝強調「義氣與誠信」的門風在獄內獄外相同:先以拳服人,再以德收心,這也是他得以跨地域凝聚人心的根本

餘緒與傳承:杯賽紀念與門牆未

譚勝殞落後,其門人於香港與海外延續蔡李佛傳統,舉辦「譚勝杯」搏擊交流,傳承其「硬橋硬馬、正氣立身」的準則。江湖與武壇兩界,仍不時能見到他的拳法影子與做人規矩

譚勝的一生,是拳與江湖的雙面寫照:少年苦練、擂台封王、銀幕試水、鐵窗稱雄、歐洲立威,再到澳門、越南的高風險博弈。他以武立身、以義聚人,卻終究難逃江湖暗湧與命運起伏。功夫讓他無懼對手,義氣令他廣結人脈,但也將他推向一次次刀鋒邊緣。當傳奇散場,留在世間的,是一套硬朗的拳,一句「義字當頭」的家法,以及一個走得太急、太烈的名字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uv7NnCM638
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