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灣仔皇帝」傻佬泰:從和合圖龍頭到懸壺濟世的江湖傳奇
在六、七十年代的香港,黑白兩道勢力犬牙交錯,無數傳奇人物此起彼落。其中最具標誌性的,當屬和合圖社團龍頭、被江湖稱為「灣仔皇帝」的陳泰(綽號:傻佬泰)。他一生橫跨黑幫、政商與民間傳奇——曾與「五億探長」呂樂惡鬥二十載,晚年卻轉身苦學中醫,化名醫者普濟街坊,戲劇性人生令人唏噓。
少年黑影:從街頭混跡到入主和合圖
陳泰1938年生於廣州,年少時在香港以炒賣戲票、看霸王戲等混口飯吃,前後留下八宗案底,早成警隊眼中釘。其後投身老牌幫會「和合圖」,按洪門儀制入會,自此踏上江湖路。
他天性剛烈、脾氣火爆,談笑間可春風和煦,一言不合即「衝線」,「先打過再講」的狠勁,令對手聞風喪膽。憑著雙刀奮戰、屢次火拚奪地,外加重情重義,迅速竄升為幫中要角,門生遍佈港澳海內外,包括贊爆張志泰、「大佬B」吳志雄、三藩市教父莊炳強等。
灣仔皇帝:洛克道成「陳泰街」
六、七十年代,陳泰橫掃中環、灣仔一帶,經營桑拿、麻雀館、夜總會等,巔峰同時掌管八間場子,其中「新型國」最為旗艦。夜幕低垂,霓虹亮徹洛克道,因其勢力獨大,江湖乾脆稱之為「陳泰街」。
他待客有笑面,也有火線——外地觀光客若開口「參觀」場子,轉瞬翻臉開罵;然承諾必踐,友人當選,他曾一口氣宴請「四頭鮑」十五席、豪擲逾五十萬,講信用、重情義的名聲遠播。
受託看盤:與呂樂的合作與決裂
1968年,呂樂提前退休赴加拿大,與其結拜探長張壽、鍾長友等在當地註冊「五龍公司」,因香港仍有麻雀館、餐館等資產無人打理,便在兩位探長力薦下,委託陳泰代為管理大中華麻雀館等物業。其後賬目轉盈,雙方一度相得益彰。
好景不常,呂樂家屬屢次「加租兼要好處」;陳泰忍無可忍當面喝斥,言辭傳回呂氏耳中,自此積怨深結。其後匿名舉報、官署問候接踵而至;1992年美方因莊炳強涉黑與命案而對和合圖展開情報行動,陳泰更被列為重點監察對象,幾乎「走到邊被跟到邊」,他認定幕後黑手正是宿敵呂樂。
以地護義:買盤續命,守住「老地標」
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,呂樂資產解凍拍賣,陳泰先後以1,300萬買入金碧大廈(新型國所在地),又以5,900萬「接盤」名賢、嘉賢兩廈街舖與閣樓。他坦言兩個理由:一來不讓員工失業,二來在昔日根據地保留一分「和合圖的氣口」。這份江湖義氣,也為他後來華麗轉身,埋下伏筆。
黑金退場:苦學中醫,懸壺濟世
厭倦江湖、身心俱疲後,陳泰收起旗號,改裝場子為艾灸館,鑽研中醫理法方藥,轉型成「陳醫師」。報章長年可見其廣告,牆面貼滿與藝人名流合照——占培中、王百鳴、羅蘭、謝賢等皆為座上客。遇到急症而經濟拮据者,他常免收診金。
十餘年來,他自言累虧過千萬,卻淡然處之:「當年買回的物業升值兩三億,這些算是『濕濕碎』。」口袋不離萬寶龍,語帶潮州腔,直斥「世上無癌,只是燥火熱毒積滯」,生死看淡:「一世夠皮,錢該花就花,唔使留咁多。」
恩怨落幕:告別跟監,回身江湖一笑
2010年呂樂病逝,陳泰「如釋重負」,不再憂心外頭「有人跟」。晚年他已逾古稀,淡出紛擾,以醫者之名度日。三年前病逝,享年78歲,江湖再無傻佬泰,灣仔霓虹卻仍記得那段熱燙年華。
總結
傻佬泰的一生,是港式江湖的縮影:起於街頭、成於狠勁,盛於義氣,衰於恩怨,歸於人本。他與呂樂鬥爭二十年,有刀光亦有算盤;轉身學醫,從「開邊」到「開方」,為市井解困。當霓虹褪色、老路翻新,昔日「陳泰街」早已改換人間,但關於「灣仔皇帝」的傳說,仍在老一輩的茶敘裡輕聲流轉——那是屬於一代香港的火熱與倔強,也是刀口舔血後,人心仍向善的最後倔強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d_hkL4Y6nU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