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代四虎的刀光與義氣:新義安早期崛起的兩個影子——黃欣與陳武
八、九十年代的香港江湖,14K、和勝和、新義安三足鼎立;而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,最團結、實力最盛者,當屬新義安。除向家父子坐鎮外,開山時期的一批元老功不可沒——在「五虎十傑」之前,還有被稱為「初代四虎」的林景、林盛、陳武與黃欣(又作王欣,綽號「黃老虎」)。他們替向家打下半壁江山,卻未曾恃功自傲。以下,聚焦其中兩位:黃欣與陳武。
開場:林家打天下,初代四虎定基礎
新義安創會初期,向前為龍頭,「林家三兄弟」——林景、林盛、林江——以硬橋硬馬的手段開疆拓土,江湖遂有「向家天下,林家打」之說。與林氏兄弟並肩的,便是黃欣與陳武;四人一文一武、一攻一守,為日後向華嚴接班、坐大新義安奠下底盤。
黃欣的崛起:粉嶺一役成名,從隱忍到雷霆
黃欣出身三十年代,年少入會,盤踞粉嶺,號「黃老虎」。其時粉嶺還有幫會「全一致」,首領「老貓」覬覦地盤,多次上門挑釁。黃欣未滿二十,人單勢弱,屢受壓制。不過,忍至臨界點,他終於反擊:一次酒肆爭執中,他先發制人、內外夾擊,將老貓當場擊斃。自此名震四方,猛人雲集投靠——其後的大環山話事人「泰山」亦出自其門下。
關鍵轉折:黃欣以一戰逆轉局勢,既展狠勁,亦懂時機——這種「忍-斷-快」的節奏,成為他往後立威的底色。
重情重義:收陳武為兄弟,共拓長洲
陳武較黃欣年少,少年在長洲長大,16歲入同安樂門下,敢衝敢打、講義氣。某次其大佬涉事,陳武自請頂罪、坐牢三年;出獄後卻遭門人冷落。黃欣聞之動容,邀其加盟新義安,兩人結拜。
長洲之戰:面對同安樂大佬「豪德」的盤根錯節,黃欣、陳武以明打暗鬥、蠶食鯨吞,一年內拔除根基,將長洲收入囊中。至此,兩人一文一武,聲勢日隆,與林景、林盛並稱「初代四虎」。
孤城對決:陳武力抗傻金、傻銀,殺威立信
1953年向前被驅逐出境,林景、林盛、黃欣相繼走避,唯陳武留港,成眾矢之的。和安樂紅磡猛人「傻金、傻銀」趁勢入長洲,三五十人追斬陳武。陳武以摺椅格擋突圍,隨即集結反擊:
- 首戰:硬闖其巢穴,做低傻金、打走傻銀,各路大佬出面調停。
-
終章:陳武知「放虎歸山」之患,復偵得落腳點,夜斬傻銀;對方跳海遁走,此後不見。
此役之後,長洲再無敢犯,周邊猛人紛紛靠攏——「世威」「科成」等皆在列。陳武以一身膽識,把「狠勁」與「成事」兩字刻在島上。
回歸與定制:向家世襲,四虎讓位
風頭稍定,林景、林盛、黃欣返港,公開聲明新義安龍頭「世襲於向」,由向華嚴接棒。年輕的向華嚴憑林氏兄弟鼎力支持,梳理紀律、擴張資源,終在八、九十年代將新義安推至巔峰。此時,新一代猛人(如紀寶、冷聲等)崛起;黃欣、陳武漸退江湖,成為一段傳奇的背影。
風格對照:兩種力量,成就同一幅江湖底圖
- 黃欣(黃老虎):能忍能斷,關鍵時刻以迅雷手段定乾坤;善收人心、擴編隊伍。
-
陳武:火線斷後、敢作敢當;以血性立威,以義氣立信。
兩條路徑,一個結論——在創會初期,正是這種「狠勁+義氣」的複合力量,替向家守住門面、打開版圖。
總結
從粉嶺到長洲,從巷戰到定制,初代四虎在新義安尚處草創之時,撐起了向家的江山。黃欣的一錘定音,陳武的一島封刀,既是個人傳奇,也是幫會制度成形前的血火試煉。待到向華嚴接班、世代交替,新義安才得以從「人治」過渡到「體系」,在八九十年代坐上香港黑幫之巔。
回望這段往事,刀光劍影之外,真正留存的,是「忍耐、決斷、義氣、成事」四個字——它們構成了一個幫會能由亂而治、由盛而榮的底層邏輯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hu3tUBgnLQ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