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義安第一猛人蘇龍:從九龍城寨少年到總教頭的浮沉

江湖故事裡,不是每一位叱吒風雲的大佬都能善終。有人成就輝煌,有人黯然退場。蘇龍,這位被譽為「新義安第一猛人」、「香港泰拳之父」的江湖人物,一生充滿傳奇:從九龍城寨的瘦弱少年,到坐上新義安總教頭之位,最後卻因權力欲望過盛而敗走江湖。

 

九龍城寨童年:苦難與決心

1944年,蘇世龍(後改名蘇龍)生於廣東海豐,後隨父母偷渡來港,落腳於龍蛇混雜的九龍城寨。因無身份證,他無法讀書,只能做苦力與小販維生。少年時常受欺凌,他雖練過幾手花拳繡腿,卻屢屢吃虧。每次被打倒,他的眼神都燃著不甘與憤怒,也因此暗自立志要學真正的功夫,將來闖出名堂。

 

習武成才:少林男拳到泰拳之路

十八歲時,蘇龍開始學習少林男拳,專注於實戰技巧,逐漸練就結實體格。真正的轉折點在1972年,他遇上馬來西亞泰拳名手解元,拜師學藝。蘇龍將多年拳術基礎與泰拳結合,拳腿膝肘皆達高水準,終成一代拳手。他開設拳館,以「戰無不勝」的形象吸引無數青年,逐步成為香港武術界的明星人物。

 

投身新義安:總教頭的崛起

在黑幫爭鬥頻繁的年代,拳腳了得之人正是各大幫派覬覦的目標。蘇龍憑實力被新義安吸納,並迅速成為紅棍,再被推上總教頭。他教出的徒弟遍佈幫內外,五虎十傑中的陳耀興、杜聯信、黃進、陳志明等皆出自其門下。憑此,他奠定了「新義安教父」的地位。

 

江湖恩怨:與陳惠敏的衝突

江湖流傳,蘇龍與14K名人陳惠敏齊名,兩人暗中較勁已久。一次飯局上,因爭執引發衝突,甚至波及陳惠敏的妻子,導致流產。此仇結下後,新義安與14K幾近爆發全面血戰。最後在多方調停下,以蘇龍賠償百萬才平息,但自此名聲更加響亮,被認為是真正能與陳惠敏匹敵的狠角色。

 

權力野心:挑戰向家體制

隨著名氣與人脈壯大,蘇龍開始對「新義安必須由向家掌舵」的傳統心生不滿。1987年,向華嚴被捕,他趁機圖謀篡位,拉攏門生杜聯信、陳志明等,甚至派人掃射永盛電影公司大門,意圖動搖向家根基。然而,當他試圖借徒弟黃進之力時,卻遭拒絕。這一關鍵,使其篡位計畫徹底失敗。

 

黯然收場:退隱江湖

失敗後的蘇龍,面對指控不辯解、不求情,保持了「成王敗寇」的氣度。最終在黃進出面保下性命,但條件是必須退出江湖。從此,這位昔日新義安第一猛人不再染指幫務,只能回歸拳館,專心教拳,將一生所學傳授後輩。

 

總結

蘇龍的一生,是江湖人最真實的縮影:從市井少年到武術高手,從總教頭到篡位失敗。他靠拳頭打出名聲,卻因野心膨脹而失敗收場。最終,他的傳奇留在江湖故事裡,而人,則在拳館中歸於平靜。這既是榮耀與衰落的故事,也是江湖規矩與人性弱點交織的見證。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EF6NDqHsH4

Youtube專欄:恩怨無盡 - 廣東話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