🎭 靈堂報道破百萬點擊!九十後粵劇人如何用YouTube保育文化?

靈堂不是禁忌,是記錄粵劇歷史的入口

一個YouTube頻道,靠拍攝粵劇名伶的靈堂報道,竟衝破百萬觀看次數。創辦人Jason江駿傑,九十後戲曲創作人,四歲開始接觸粵劇,演藝學院畢業,精通吹拉彈唱,連影片拍攝、剪輯、配樂都一手包辦。他說:「燒錢燒時間,只為記錄一個漸漸老去的文化。」

靈堂報道成為頻道轉捩點

頻道初期乏人問津,直到馬龍叔叔帶他走進靈堂,報道粵劇界前輩的出殯儀式,才讓頻道起死回生。逑姐的靈堂影片突破百萬點擊,Jason坦言:「原來很多人喜歡看葬禮影片,可能是想表達哀悼之情。」

拍攝靈堂:尊重與溫情並存

拍攝靈堂並非獵奇,而是記錄一代人的文化軌跡。Jason說:「進到靈堂,見到有種孝義,大家一起回憶,我覺得很溫情。」他會觀察家屬反應,避免不敬,並以音樂部份為重點,捕捉粵劇界的最後一刻。

粵劇資料搜集如保育工程

除了靈堂報道,Jason還收集大量粵劇文獻,包括歌譜、戲橋、唱片、報紙、泥印劇本等。他說:「這些資料不是隨便上網就找得到,要從小在劇界浸淫才掌握到。」朋友Eric更學習紙張修復,幫忙處理脆弱文獻。

訪問前輩:口述歷史的珍貴記錄

頻道另一主打是訪問粵劇前輩,如鄧寄塵、蔣艷紅、李飛等。李飛叔100歲生日時接受訪問,分享音樂創作與人生經歷,感動落淚。Jason說:「幾個月後他離世,我很慶幸有拍下那段記錄。」

新光戲院即將結業,他趕拍最後紀錄

Jason從小在新光戲院看戲、演出、偷入後台,戲院即將結業,他決定拍攝紀錄。他說:「每台板哪個位置低了我都知道,這裡是我成長的地方。」

粵劇是血脈,是一生的創作

Jason形容粵劇在他人生中的角色:「那種美學、韻律、思化的世界,好像已經自然生成。」他不認為自己是YouTuber,而是「戲曲創作人」,用頻道保育傳統文化,走向未知的未來。

從婆婆的薑花到百歲老倌的山歌

Jason的第一條影片,是為紀念離世的婆婆。他剪片、配樂、全家參與,記錄婆婆唱客家山歌的片段。他說:「這次剪片很享受,有點像我某些影片的精神。」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mHgYk3Jt38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