🍝深水埗的意粉奇蹟:意大利大廚的家常味道

一碗手工意粉,一段跨國家庭的香港故事

在深水埗西九龍中心的美食廣場,一位意大利大廚Stefano親手製作的手工意粉,成為街坊口中的驚喜之選。不到100元,就能品嚐到每日新鮮製作、用意大利食材烹調的地道意粉。這位廚師不僅是飲食集團的總廚,更是香港的「地膽」,已居港15年,最愛香港仔的貼地生活。

從意大利到香港:為家庭而留下的選擇

Stefano一家人為了讓子女就讀本地學校,搬到半山,甚至租住凶宅以節省租金。他說:「留在香港最大的原因,是有一對兒女。他們覺得香港是家。」女兒愛吃餃子、米飯和壽司,比意粉還多。這份對香港的歸屬感,讓他決定在美食廣場開店,讓更多街坊都能品嚐手工意粉的美味。

美食廣場不是妥協,而是回歸初心

Stefano認為美食廣場是最能與街坊建立聯繫的地方。他說:「我們煮意大利菜的方式就像在家裡一樣。我像母親一樣烹飪,但我可以每周為1,000人烹飪。」他堅持每日新鮮製作,限量供應,每日只招待130位客人,寧願少做一點,也要保持品質。

一碗意粉的堅持:從醬料到麵團都不妥協

店舖雖小,但準備工作繁重。每天製作150份意粉,使用意大利食材,混合兩種麵粉,只用蛋黃製作麵團。他說:「如果你不從好的食材開始,你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廚師。」千層麵、麻花捲麵、煙燻三文魚寬麵,每一道都保留意大利北部的傳統風味。

街坊口碑:值得排隊的美味

不少食客表示:「不好吃就不會再來第二次,這是我第四次來了。」有人分享攻略:「開店前15分鐘人流較少,可以第一輪用餐。」菜單簡潔,價格合理,最貴的意粉也只需$90,前菜、甜品、配菜一應俱全。

從星街到深水埗:15年廚藝旅程的回歸

Stefano曾在Pirata任行政總廚,參與多間餐廳的菜單創作。他說:「我不會妥協於應有的意大利風味。」如今自立門戶,回歸基本,將手工意粉由中產地區引入本地社區,讓更多人有機會品嚐。

家庭是最強後盾:太太與孩子的支持

Stefano的太太來自羅馬尼亞,2008年開始與他一起生活,為了支持丈夫來港創業,甘願放棄原居地。他們育有一子一女,孩子們喜歡坐船、吃港式食物,更形容自己是「白皮黃心」。太太笑說:「他是一個好人、好父親、好丈夫,為此你欠我鮮花。」

香港是家:從華富到香港仔的生活點滴

一家人曾住在華富、田灣、上環,最喜歡的仍是香港仔。Stefano說:「香港仔簡單生活樸素,人們互相認識,互相打招呼。」他回憶女兒早產時在瑪麗醫院接受照顧:「如果我在意大利,我不確定現在是否有一個女兒。」

一碗意粉背後,是一段人生的溫度

Stefano說:「廚師的生活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的,但香港給予我真正的機會。」他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廚師,也遇見了無數街坊。他的故事不只是關於食物,更是關於家庭、堅持與香港的情感連結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Im1JkB6x2w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