🧸修復的不只是公仔:寶姐與女兒的縫補人生

一針一線,縫合的不只是布料,還有記憶與情感

一隻幾十元的公仔,為何有人願意花八千元修復?對寶姐來說,修復公仔不是還原外貌,而是保留歲月的痕跡。她說:「我們不是做一隻新公仔,是做回他們想保留的樣子。」

從玩具起板員到公仔醫師:手工慢,但心細如塵

寶姐初中畢業後入行製衣,手腳不快但手工精細,後來轉做玩具起板員。她曾在內地工作十多年,回港後因視力和體力下降,選擇自立門戶,按自己節奏修復公仔。

女兒是推手,也是拍檔:母女聯手追夢

寶姐的女兒Nat仔是她創業的最大支持者。下班後幫忙拍片、剪片、發帖文,甚至幫Pooh仔灑米。她說:「媽媽是事業型女性,現在要追夢,我叫她快點爭取時間。」

公仔是回憶的載體,也是親情的橋樑

每隻公仔背後都有一段故事:爸爸留下的藍貓、伯娘送的小黃、Pooh仔的畢業袍。寶姐說:「Pooh仔是我與女兒的連結,女兒覺得它代替媽媽陪她。」

修復的是童年,也是遺憾

寶姐坦言,自己錯過了女兒幼稚園最可愛的階段。她說:「當年沒陪女兒,是我的一個愧疚。現在修復公仔,是一種彌補,也是一種治癒。」

最難的不是技術,而是找回那塊熟悉的布

不同年代流行不同布料,絕版公仔難以配對。寶姐憑經驗辨認材質,親身到布行挑選,因為「摸上手,感覺一下,怎樣都一定好點。」

修復的程序:拍照、拆棉、清潔、縫補、植毛

她會先拍照記錄,再拆棉清潔,逐步修補。最長的個案花了三個月,最貴的個案是植毛,因為主人不願換新布,只能逐條毛髮種回去。

修復的意義:讓公仔繼續陪伴主人走下去

有主人說:「這個疤痕是我和公公的回憶。」有主人帶著修復後的公仔去旅行,終於可以「近距離接觸」。寶姐說:「我真的完成到那個公仔的使命。」

 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3AxgdFPY7c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