🍛日本人為何對咖喱如此癡迷?三大流派一次看清!
咖喱是空氣?一年吃掉100億碗的國民料理
你知道日本人有多愛吃咖喱嗎?有組織推算,他們平均每週至少吃一次咖喱,一年更吃掉高達100億碗。早午晚三餐都吃咖喱,對他們來說,咖喱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。
我們跟隨「咖喱叔叔」——一位連續9年三餐都吃咖喱、走遍近8,000家咖喱店的達人——深入探索日本咖喱的三大流派:歐風咖喱、香料咖喱與湯咖喱。
歐風咖喱:濃郁甜辣的和牛土鍋飯
在東京的「一体感」咖喱店,早上7:50已有人排隊吃早餐。這家店只賣一款和牛咖喱,顧客可選辣度、配料與米種,並以土鍋即叫即煮,需等候20分鐘。
咖喱汁入口先甜後辣,米飯粒粒分明,和牛選用A5級小腿肉,避免油膩但保持軟腍。店主野村先生原是甜品師傅,因熱愛咖喱而轉行,並在築地市場開店,後搬至東銀座。
歐風咖喱其實並非來自歐洲,而是日本人融合印度與英國咖喱後自創的料理。特色是以麵粉勾芡、加入咖喱粉,再配上馬鈴薯、紅蘿蔔與洋蔥。這家店更加入桃子與香蕉,突顯甜味,是日本人偏愛的口感。
香料咖喱:自由奔放的味覺藝術
香料咖喱是近年最受歡迎的派系,特別受30歲以下、喜歡異國文化與社交媒體的年輕人喜愛。店主宇賀村先生原是電視台設計師,後來開設兩間香料咖喱餐廳,並考取「香料協調員」資格,研究香料的主副作用、減鹽增甜等應用。
他製作的咖喱如牛筋腩咖喱、印度Keema咖喱與果阿邦的溫達盧豬肉咖喱,融合日式與印度風味,使用約20種香料,味道濃郁複雜。香料咖喱的自由度極高,擺盤隨性,風格多元,甚至吸引不少音樂人、藝人與畫家投身咖喱界。
湯咖喱:北海道的暖心湯品
最後一站來到秋葉原,品嚐源自北海道的湯咖喱。這種咖喱以湯為主,喝起來濃而不鹹,口感像羅宋湯加上咖喱香料。湯底以番茄為主,加入昆布、鰹魚、雞骨與豬骨熬製而成。
店主諸橋先生每天凌晨2時起床,工作22小時,只睡2小時。他將蔬菜輕炸後放入湯中,再加入燉煮好的肉類,與一般咖喱將配料與醬汁同煮的方式截然不同。湯咖喱講求「身土不二」,使用當地食材,突顯原味。
湯咖喱源於70年代的北海道,最初是藥膳咖喱,後來加入蔬菜與肉類,演變成現在的風格。冬天吃湯咖喱特別暖身,深受歡迎。
咖喱不只是食物 更是文化的橋樑
咖喱在日本不只是料理,更是文化的象徵。不少音樂人、設計師甚至時尚品牌如Kenzo的藝術總監Nigo都開設咖喱店。東京的下北澤與神保町更是咖喱激戰區。
咖喱叔叔說:「咖喱對我來說,就像空氣一樣的存在,沒有它不能活下去。」這句話,或許也道出了日本人對咖喱的深厚情感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qikL98JvOw&ab_channel=MillMILK
Youtube專欄:Mill M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