屯門人的日常:從美食到宵夜,年輕一代的社區情懷

不少人對屯門的印象都是「遠」,但對於在地成長的街坊來說,這裡自有一套生活節奏和獨特魅力。近日,有人跟隨90後和00後街坊,深入探索屯門的日常——由家庭飯堂、學生至愛的印度咖喱屋,到深夜熱鬧的龍門居,再到屯門公園的爬蟲館和本地青少年自發經營的社區平台,勾勒出一幅真實又親切的屯門生活圖。

學生飯堂:平靚正的印度咖喱屋

90後街坊帶路,第一站就來到開業20年的屯門咖喱屋。這裡主打印度咖喱,不僅有飯、有薄餅、有薯條,還有即場拉茶,午市套餐只需50元,學生穿校服更低至42元。份量大到嚇人,吃不夠還可以免費加飯,難怪成為學生下課後的聚腳地。店主坦言:「這份量是想夠你吃的,物有所值又份量充足。我們也可以加,不用加錢。」這裡的拉茶即叫即拉,薄餅即點即做,牛舌入口即溶,澱粉質滿滿,學生來到總是滿載而歸。

街坊日常:輕鐵、街市與社區情懷

屯門生活節奏簡單,居民出門買餸、搭輕鐵,甚至駕車都很方便。雖然不少年輕人因為上學遠,或結婚搬離,但仍有不少人「屯門忠粉」,寧願將來都在屯門區內工作、成家立室。「很舒服,住在這裡,我認可你對屯門的愛。」

童年回憶:屯門公園與爬蟲館

另一位00後街坊雲耳,經營社交平台《屯門牛落場》,帶大家參觀屯門公園爬蟲館。這座1999年啟用的展館是不少屯門人童年回憶,每年吸引約40萬人參觀,館內有近50多隻爬蟲,包括龜、蜥蝪、大蛇等。「小時候來玩的時候,就是鬥快把牠們找出來。」「屯門的年輕人教大家『打蛇餅』,就是這樣圍圈排隊。」這些休憩空間也成為區內學校的參觀熱點。

青年社區參與:《屯門牛落場》的誕生

《屯門牛落場》由賽馬會21世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計劃支持,目標是介紹屯門人才懂的地方、生活趣事、宵夜好去處。「雖然屯門經常被人說得好像很荒蕪,但現在人口已經有54萬,除了基本球場,還有保齡球場、桌球、飛鏢等設施。」雲耳表示,參加21C計劃後,開始更主動參與社區活動,也認識了更多不同背景的年輕人。

宵夜天堂:龍門居長街美食

入夜後,龍門居長街搖身一變成為宵夜勝地。這裡有泰式串燒、手抓餅、豆花、年糕、鹽酥雞等小吃,價錢親民,選擇多元。手抓餅可配沙律醬、芝士、甚至出前一丁麻油麵,現場製作,香脆熱辣。泰式串燒店主的媽媽是泰國人,雞肉串、金菇肥牛卷、沙嗲醬都令人回味。豆花加牛乳、珍珠、芋圓,軟糯不黏牙。「你一進去龍門居就會不停買,如果夠預算又很想吃東西的話,真的不得了!」

自給自足的新市鎮生活

不少屯門人坦言,自己離開區外的頻率很低,因為區內已經有齊所有生活所需:日本店、運動場、泳池、單車租借、保齡球場,甚至高爾夫球場。「何時發現自己挺喜歡屯門?可能就是覺得做甚麼都未必會離開屯門那一刻。」

青年共創社區未來

賽馬會21世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計劃支持15個機構,推動青年共同設計服務中心及社區空間,讓年輕人認識社區、認識自己。「你準備好探索自己的社區嗎?」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RR37i-SodU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