🏙️元朗街坊的味道:三間小店,一段不願離開的情懷

在變遷中堅持原地重開:元朗人的街坊精神

元朗,這個曾被戲稱為「騎牛上學」的大西北,近年城市化急速,商場林立、人流湧現,昔日的冬菇亭、霓虹燈牌、光華戲院逐漸消失。但在這片土地上,仍有一群街坊老闆選擇留下,堅持原地重開,守住熟客的味道與回憶。

金蘋菓:一個蛋糕,一個童年的記憶

小二搬來元朗,生日蛋糕總是在金蘋菓買。這間老字號麵包店至今仍保留舊式忌廉蛋糕,每逢週末總有街坊排隊買蛋糕。對元朗人來說,這不只是蛋糕店,而是童年的味道。

開心果格仔餅:街坊提議的創意小食

發仔與Grace夫婦於2009年開店,因加租結業一年,後來因街坊在Facebook留言「好掛住你哋」,決定重開。開心果格仔餅每日限量,厚底外脆內軟,連豬柳蛋芝士雞蛋仔都像楓糖漢堡。味道不只來自食材,更來自街坊的建議與支持。

肥姐蠔餅:25年只做一味,炸出元朗的地道風味

肥姐蠔餅店在元朗明渠旁開業25年,搬舖四次仍不離明渠。蠔餅以半煎炸方式製作,分散炸至全脆,配上自製泰式辣醬,酸香開胃。從昔日臭渠到今日景點,肥姐見證元朗的變化,也見證街坊的口味演變。

西餐廳與本地農業:年輕人用創意連結土地

由四位中學同學創立的西餐廳,主打分子料理與本地農作物合作。青瓜青檸蘋果泡泡、沖繩種子苦瓜汁、寶雲酥豬鞍,都是創意與土地的結合。他們說:「推廣本地農業很寶貴,尤其我們是土生土長元朗人。」

元朗的變與不變:街坊的適應哲學

從元朗中心到形點,從大同霓虹到千色匯,元朗變了很多。但街坊說:「進步未必是壞事,重要的是如何在變化中找到樂趣。」他們選擇留下,不是因為容易,而是因為這裡是家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0moiKzhYjk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