🍄一人菇場:香港「菇男」的自種自受生活

700萬種生活】他是CEO、步兵、真菌專家,也是送貨員

在香港新界的一個菇場裡,Russell一人身兼數職:CEOCFOCOO、設計師、工程師、會計師、送貨員,還是真菌專家。他笑言:「我的生活是自種自受,既是享受、接受,亦是承受。」

【從IT到農業】放棄穩定工作,走進祖屋養菇

Russell原本唸系統工程,畢業後從事資訊科技工作,積蓄後赴英國攻讀可持續農業碩士,回港後在祖屋開設養菇場。他秉持「因地制宜」的理念,利用舊豬欄改建成種菇房,並以回收木碎和咖啡渣作為原料。

【香城遺菇】用被遺棄的資源種出香港味道

品牌「香城遺菇」的意思,是用香港城市中被遺棄的資源種菇。木碎來自本地家具工匠「重光造作」,咖啡渣則由社企「綠行俠」免費送到。雖然難以取得有機認證,但Russell堅持本地生產,不願為認證而進口原料。

【菇場日常】翻土、消毒、種菌、收菇,全由他一手包辦

每天,他翻動木碎與咖啡渣,控制水分與溫度,進行消毒與種菌。菇包種菌後進入黑暗空間模擬自然環境,菌絲慢慢生長。每個菇包可用三個月,收成約300400克香菇。

【菇場科技】自製系統監控濕度與光照,蜘蛛是天然滅蚊器

菇場設有自製系統監控二氧化碳、濕度與光照,並利用霧化器保持環境濕潤。場內的蜘蛛更是天然滅蚊器,Russell笑說:「一隻蜘蛛更勝一支滅蚊燈。」

【四季香菇】鳳尾菇、榆黃菇、牡丹菇、粉紅玫瑰菇輪流登場

他全年種植靈芝、茶樹菇及四種蠔菇,包括:

  • 鳳尾菇:爽身鮮味,適合香港四季
  • 榆黃菇:煮後顏色消失但香味獨特
  • 牡丹菇:秋冬限定,肉厚煙韌
  • 粉紅玫瑰菇:夏季替代品,色澤吸引

每日收成超過10公斤,供應本地網店與農墟。

【素吞拿魚醬】香菇變身創意料理,媽媽也讚不絕口

Russell將香菇煎香後打碎,加黑椒、鹽、糖與羅勒葉,製成「素吞拿魚醬」。他也會用榆黃菇煎蛋,簡單又美味。媽媽笑言:「外面賣的香菇很難吃,吃慣了他的菇就回不去了。」

【家人支援】媽媽、姑姐、嫲嫲是最強後援團

雖然請不到人,但媽媽、姑姐和嫲嫲會來幫忙。嫲嫲喜歡做事,Russell也樂於讓她參與。他說:「老人家有事情可做,是好事。」

【孤獨與堅持】放棄旅行與家庭生活,只為一個信念

他坦言,過去打工時一年可去兩次旅行,現在卻投入全部時間在菇場。朋友話題變成育兒,他則成為聆聽者。他說:「十年後未必還在種菇,但回想這段日子是甜美的,就已足夠。」

【本地農業的現實】結業、競爭、價錢壓力,仍堅持有溫度的關係

雖然有合作店結業、消費者重視價錢,但Russell仍堅持「不時不食」,用本地材料與人力包裝。他說:「我們不只是賣菜,是想要有溫度的人與人關係。」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u5ikPz_PT8&ab_channel=MillMILK

Youtube專欄:Mill MILK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