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e Do Show》獨家專訪|何超 × 陳子聰 重點整理
重大病況時間線
- 2016:陳子聰曾患肝硬化、直腸炎;住院後康復,但之後逐漸恢復抽菸、重口味飲食等不良習慣。
- 2022/10/05(澳洲):突發腹主動脈破裂(原以為是盤骨/腰痛)。急送院緊急開腹手術,肚臍以下主動脈更換為人工血管。手術中大量失血、全身器官支援管線林立。
- 術後併發:
- 長時間昏迷約5週;腸道炎症處理、腹腔反覆清創後數日才可暫時封腹。
- 腎功能衰竭(反覆血液淨化/洗腎)、兩側輸尿管受損、造口排便;尿液長期見陳舊黑血。
- 末梢循環不良,腳趾發紫、低溫;何超**每日「抱腳、暖腳、按摩」**協助回溫。
- 轉折:逐步甦醒、復健站立行走;爭取醫療專機返港前,先在澳洲穩定呼吸與體能。
- 返港後:持續住院/復健;之後赴美名院做泌尿系統精準評估,以支架微創打通輸尿管(免開刀),規劃10個月後重建尿道,並把造口轉位再爭取關閉。
目前狀態與後續計劃
- 日常以復健為主、每週多次物理治療;體能與精神轉佳。
- 仍需按月監測主動脈:正常直徑約2–3公分,他發病時曾達7.1公分導致破裂。
- 飲食嚴管:禁高脂、乳製、披薩/菠蘿包等;調整為較清淡與高蛋白的恢復期飲食。
- 手術路線圖(美國):
- 已置入雙側輸尿管支架、觀察**≥10個月**待舊傷完全癒合;
- 擬行尿道重建(醫師評估成功率>75%);
- 視情況轉右側造口並爭取最終關閉,目標回復「活動自如、可自行大小便」。
何超的照顧與心聲
- 第一時間跨國統籌醫療、每天與醫護溝通紀錄藥單與指標;為免被誤會情緒失控,被姐姐叮囑「進ICU也要莊重冷靜」。
- 房內偷抹乳液、抱腳取暖、以「BB語」安撫、勸阻綁手腳;在醫師願意「給10次機會」下,靠溝通讓病人配合不拔管。
- 承認曾躲起來哭,但「先不要感冒、不能帶病進ICU」**成為她的自我提醒。
- 最大心願:讓丈夫重獲自主如常生活,不再長期依賴袋與管。
陳子聰的感謝與體悟
- 自述「非常幸運」、更珍惜生命;感謝太太日夜張羅、與醫師討論治療。
- 現專注復健、配合後續手術,以健康為第一。
醫療提醒(訪談倡議)
- 腹主動脈瘤/夾層是「沉默殺手」:早期可能只有腰/盤骨隱痛。
- 年度健檢主動提出篩檢(腹部超音波/CTA依醫囑)。
- 高風險族群:重度吸菸、酗酒、高脂飲食、三高、長期壓力、過度用力搬重物、部分先天結締組織病(如馬凡氏症候群等)。
- 一旦疑似內出血或突發劇痛,48小時內處置至關重要。
- 中年以後避免逞強搬重物;能不抽就戒菸、節制飲酒、控脂。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LU7rF6IAIU
YouTube專欄:The Do Sh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