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e Do Show》訪談|劉青雲(下集)重點

1) 做演員:痛並快樂的矛盾

  • 劉青雲直言「演員不快樂,但偏偏愛這種不快樂」:戲劇離不開生離死別,常拍喪禮/墳場,但當自己處理到、演到位時會獲得滿足。
  • 選角原則:先看「有沒有得選」,再選自己做得到的;有時反而刻意選「不喜歡」的人物來逼自己突破,過程很痛苦但能長進。
  • 喜劇觀:自認不是天生喜劇底子,常用正劇方法去演。《絕世好Bra》後才真正放鬆享受喜劇;關鍵是把簡單事「演紮實」。

2) 獎項心態:從渴望到平常心

  • 早年連續多次提名落空:最初真心想得獎以「證明自己」;時間久了、作品多了,覺得實力已在作品裡,不必靠獎項證明——但得獎仍然開心。
  • 「太空船宣言」非預先設計:得獎當下的真情流露,也澄清太太(郭藹明)並非在太空總署工作。

3) 與太太Amy:獨立與互相成就

  • 初遇與交往:清水灣電視城舞台上一見驚艷,拍《大時代》後期開始交往;求婚很直白:「不如結婚吧」。
  • 婚後改變:因為她,自己由「我行我素」轉為會溝通、會在意對方;欣賞她獨立、勤勞、可靠。
  • 情感日常:常一起看電影、聊到入戲會落淚;曾被路人誤會「吵架」,後來決定不壓抑情緒——想哭就哭。
  • 公眾印象澄清:外界以為他「不讓太太復出」並不正確;是否演戲是太太自己的選擇。

4) 私下的劉先生:市井、務實、帶點「技術宅」

  • 喜歡逛街市買菜,煎牛扒也研究解凍/火候細節(更像「食力派」);曾學手語,留意到各地手語差異。
  • 朋友緣:與黃子華、吳鎮宇等為友;自嘲常被誤會「很認真很有誠意」,其實很多只是隨口寒暄。

5) 退休與創作:演戲沒有「終點」

  • 早想45歲退休但一路演到現在;認為演員不應覺得自己「到了」——不同年紀就演不同年紀的角色,還能不斷變化、好玩、被啟發。

6) 新作《爸爸》:平實悲劇、提供出路

  • 接戲理由:不是控訴誰對誰錯,而是一個可能發生在任何普通家庭的悲劇——看悲劇如何被承受、被跨越,劇本最後「給出方法」很重要。
  • 角色方法:沒特地找原型或資料,憑劇本與自身經驗塑造;「做父親是邊做邊學,沒有完美爸爸」。
  • 裸露爭議:是否需要看服務故事——要讓觀眾知道主角原本擁有的愛與完整,失去時的落差才成立;真正全裸曾在《一個字頭的誕生》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0DTOgQQsIM YouTube專欄:The Do Show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