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心中都有座慈雲山
從雞蛋仔、茶記到涼茶舖,細味屋邨的人情味
提起慈雲山,不少人第一時間聯想到舊電影《慈雲山十三太保》,或是大屋邨、古惑仔的印象。但對土生土長的街坊來說,慈雲山的魅力,並不在於傳說或標誌性建築,而是散落在街坊小店、茶餐廳和涼茶舖中的日常溫度。
雞蛋仔的甜蜜驚喜
在屋邨小食店「喜樂雞蛋仔」,老闆娘 Anna 用心打蛋,炮製出外脆內軟的斑蘭味雞蛋仔。這家小店原本只是印尼士多,但因應環境轉型,成為街坊的新寵。顧客少錢也能先賒,店名更取自兒子之名,寓意「帶來喜樂」。這種樸實的人情味,令街坊即使搬走了,仍然會專程回來支持。
嘉豐茶餐廳的「飯堂味」
慈雲山街坊的集體回憶,少不了開業四十年的嘉豐茶餐廳。最出名的咖喱豬扒,肉質鬆軟、入味而不膩,辣度更特意調至連學生哥也能接受。現任主理人 Edmond 承接父業,堅持用心拍打豬扒、改良選料,務求將經典延續。對街坊而言,這裡不單是一頓飯,更像「家飯堂」般的存在。
涼茶舖裡的「診症室」
在毓華街,經營超過二十年的「海福堂」涼茶舖,不只是賣龜苓膏與廿四味,更成了街坊的「診症室」。老闆娘洪姨有中醫背景,只要伸條脷,就能替你辨證開方。銀菊露、夏枯草,甚至調配成「涼茶雞尾酒」,既清熱又帶親切幽默感,讓顧客苦中帶甜。
慈雲山的慢活步調
慈雲山曾是全港最大公共屋邨,經歷清拆重建,如今少了昔日的密集與熱鬧,卻留下更慢活的氣氛。屋邨街道、學校村、巴士站,無不承載着居民的日常。或許外人覺得「無甚麼特色」,但對在地人來說,這裡的點滴已足以構成最深刻的記憶。
結語|人人心裡都有座慈雲山
慈雲山之所以迷人,不是因為它有驚天動地的故事,而是平凡中的真誠:小店的信任、茶記的堅持、涼茶舖的親切。對生於斯、長於斯的人來說,每條街、每個角落都盛載着成長的片段。正如片中所說:「人人的心都有個慈雲山。」這份情感,正是香港社區最動人的地方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chatgpt.com/c/68d511cc-0b68-8324-a958-be1d17025848
Youtube專欄:Mill M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