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ME BOY:從「灰磚」到世代傳奇
沒有它,或許就沒有SWITCH
1989 年,任天堂推出第一部手提遊戲機 GAME BOY,一部被稱為「灰磚」的便攜機,卻意外成為改寫遊戲史的黃金「金磚」。它不單止養活了《俄羅斯方塊》《Super Mario Land》等經典遊戲,更奠定了任天堂在手提機市場「天下無敵」的地位。直至今日,GAME BOY 停產超過 17 年,仍然是收藏市場追捧的焦點,甚至成為年輕一代遊戲開發者的靈感泉源。
一部機改寫遊戲世界
GAME BOY 的成功,來自設計者 橫井軍平。他曾以 GAME & WATCH 讓瀕臨破產的任天堂起死回生,繼而研發 GAME BOY,將簡單、耐玩、續航力強的特質融合一身。當年主打《俄羅斯方塊》對戰功能,迅速令老少皆宜,成為真正的全民遊戲機。就連荷里活電影《美國隊長》也曾借它入鏡,印證其跨世代影響力。
香港的遊戲基地記憶
在香港,GAME BOY 不止是小朋友的夢想,亦與「高登電腦中心」的遊戲文化密不可分。深水埗的中古遊戲店「新大生」老闆回憶,當年供不應求,一部機動輒炒價至兩千元。這裡更吸引過日本動漫界名人造訪,留下傳奇一幕幕。今天,這些中古遊戲機依然吸引不少海外收藏家專程到訪,尋找狀態良好的「灰機」。
收藏熱與改機潮
GAME BOY 歷來推出七代產品,包括 Pocket、Advance、甚至短命的 Light。當年郭富城還曾經做代言人。限量版與別注版(例如 Pokémon、水箭龜、手塚治虫合作款)更是收藏家心中的聖杯。隨著二手市場升溫,外國玩家湧到日本與香港掃貨。另一方面,改機熱潮興起,不少人將舊機換上 IPS 屏幕,再交給父母重溫《俄羅斯方塊》,這份傳承更添溫度。
不止懷舊,更是創作舞台
對一些業餘遊戲開發者而言,GAME BOY 並非只屬於歷史。即使硬件效能有限,他們依然以此平台創作新遊戲。有人以香港殭屍片為靈感,開發 8-Bit 的捉妖遊戲;有人在藝術展覽中,將 GAME BOY 化為互動裝置。它不僅是懷舊符號,更是一個永不枯竭的創作舞台。
結語|GAME BOY,永不過時的青春記號
GAME BOY 陪伴了四代人成長,從車廂內小朋友的驚嘆,到今日收藏家的熾熱追捧,它早已超越遊戲機的身份,成為文化與情感的載體。或許正因如此,任天堂 SWlTCH 等新世代產品,才能繼承這份「合家歡」的精神。GAME BOY,是一段無法被時間沖淡的青春記號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Fe5zoRmL7c
Youtube專欄:Mill M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