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忙得沒時間,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快樂 - Dandapani
忙碌不等於充實。
現代人總是說「我很忙」,但其實,我們忙的不是生活,而是被分心。人們總是為別人、為工作、為社交騰出時間,卻從不為自己留下一刻。真正的問題不是事情太多,而是缺乏清晰的生活優先順序。
能量有限,卻被分散。
Dandapani 認為,能量是有限的。每天醒來,我們擁有一定的能量,但卻不斷分給過多的人和事──社交媒體朋友、無關緊要的應酬、外界的噪音。結果是,精力被稀釋,幸福也隨之消失。真正的智慧,是學會「簡化生活」,只把能量投資在重要的人與事上。
幸福不是目標,而是副產品。
許多人說「我想快樂」,但幸福從來不是追求的終點,而是過程的結果。當你活在自己重視的生活方式中,幸福自然出現;反之,若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人事上,快樂只會越走越遠。正如他所說:「不要追求幸福,追求能帶來幸福的生活方式。」
學會與自己相處。
我們害怕與自己獨處,因為那代表要面對內心。Dandapani 建議,真正的「與自己相處」不是散步、不是遛狗、不是滑手機,而是靜下來、閉上眼睛、不與外界互動,單純地聆聽內心的聲音。只有當你願意花時間了解自己,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。
幸福來自內在的清晰與專注。
當你能釐清人生的目的、聚焦能量、簡化人際與生活,你會發現忙碌不再讓人疲憊,而是充滿意義。真正的不快樂,往往不是因為事情太多,而是因為你忘了自己是誰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VAHw5-Z_pk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