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的迷思 ► 你在追求什麼?耶魯大學校長 Peter Salovey 蘇必德校長
一、只知道反對,卻忘了追求
蘇必德校長指出,現代人最容易說出口的,是「我反對什麼」。
有人反對貿易戰,有人反對墮胎,有人反對牆壁或制度——但當問到「那你支持什麼?」時,卻少有人能回答。
我們往往在還沒了解一個觀點之前,就先決定立場;有時甚至只是因為說話的人不同,就立刻選擇反對。
二、社交媒體讓我們失去思考的空間
他指出,社交媒體讓資訊傳遞更快,也讓人更容易「反應」而非「思考」。
在短短幾秒鐘、不到280個字的留言中,人們急於表態、急於批評,卻缺乏沉澱的時間。
捷克作家伊萬·克里瑪曾說過:「摧毀比創造容易得多。」
正因如此,許多人選擇反對,而非建設。
三、我們該重新問自己:你要的是什麼?
蘇必德校長提醒學生:「是時候創造了,不只是反對。」
我們可以選擇支持「更好的教育」、「更有智慧的社會」與「更團結的社區」;
選擇去建立,而不是拆解。
他強調,去「做某件事」本身就是一種「激進的樂觀」──
一種信念:世界可以變得更好,而我們有責任參與其中。
四、耶魯的精神與校長的信念
他接著說:「我是為了改變的力量、為了自由的教育、為了能質疑與學習的精神。」
他相信教育應該讓更多人獲得機會,而非少數特權;
他支持思想自由的交流,認為這對大學的使命與民主的健康同樣重要;
他期盼一個歡迎移民、關懷弱勢、以同理心為榮的世界。
五、結語:不忙於創造,就在走向消逝
蘇必德以音樂人鮑勃·狄倫的名言作結:「不忙於出生的人,就在忙著死亡。」
他呼籲人們停止只顧反對與批評,開始想像、創造、行動。
「現在,是時候問自己——你真正追求的是什麼?」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MiyL_4SC2A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