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理·蒙格的人生智慧哲學-巴菲特的幕後智囊與「秘密武器」

一、最簡單也是最珍貴的原則

查理·蒙格認為,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核心信念之一,是「試著去應得你想要的東西」。
他強調,這不僅是一種道德觀,更是一種行為準則。
「智慧的獲取是一種道德義務,而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。」

蒙格指出,真正的成功不是靠投機或捷徑,而是靠不斷的自我提升與學習。
如果你想得到世界的回報,首先要配得上它。

二、成為一部「學習機器」

他稱自己與巴菲特最大的優勢在於:「我們是學習機器。」
他們每天都讓自己比昨天更聰明一點,長年累月的進步最終形成了巨大的複利效應。
在人生中,進步不是來自你已經知道的事,而是來自你離開學校後仍願意學的事。

他鼓勵年輕人不僅要學會學習,更要「學會如何學習」。
學習的目的,是讓知識在腦中形成「心智格架」(mental latticework),成為能夠自動指引思考與判斷的結構。

三、拒絕自憐與嫉妒

蒙格特別提醒:「嫉妒、怨恨、報復和自憐,是人類最具毀滅性的思維模式。」
他認為「自憐」尤其危險,因為它最容易讓人陷入悲觀與無力。
他分享一位朋友的故事:那人隨身帶著一疊卡片,每當有人陷入自憐,就抽出一張說:
「你的故事讓我感動,我從未聽過如此悲慘的經歷。」
這是一種提醒:可憐自己永遠無法改善現狀。

四、面對打擊的正確態度

人生難免遭遇不公平與苦難,但蒙格強調:「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,都是成長的機會。」
他認為最有智慧的人,是那些能在打擊中找到學習契機的人。
「不要被自憐淹沒,要用建設性的方式利用這些打擊。」

五、終身學習者的報酬

蒙格用一生證明了:「持續學習與正向心態,是最長期的競爭優勢。」
他與巴菲特締造了傳奇的投資紀錄,不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,而是因為他們堅持不斷學習、思考與反省。

最終,蒙格送給所有人的忠告是:
「每天都讓自己比昨天更聰明一點。
有一天你會發現,你已成為那個最有能力、最冷靜的人。」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r5vfs2q0FI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