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ew Huberman:如何利用「多巴胺獎勵迴路」激勵自己完成艱難任務?

將獎勵與「過程」綁定,而非只看終點

史丹佛大腦科學教授 Andrew Huberman 指出,許多人對多巴胺有誤解,總以為它只與「達成目標」相關。但事實上,多巴胺也會在過程中分泌。若你能將快樂與成就感連結在「行動本身」,而不只是最後的結果,你會更容易堅持下去。

小步驟,也值得慶祝

Huberman 舉例,若你的目標是跑馬拉松,不必一開始就壓力山大。第一天,只要把跑鞋放在門口;第二天,穿鞋走到門外;第三天,跑一圈街區。每一個自我設定的小里程碑都該停下來,給自己肯定。這些微小的慶祝,能觸發多巴胺,讓你建立「前進是值得的」迴路。

把視野縮短,避免耗盡動力

精英特種部隊成員或頂尖選手能長期堅持,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有毅力,而是他們懂得把「地平線」拉近。當你把注意力放在眼前可完成的小動作,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大目標時,你會更有能量持續推進。

善用正向思維,替換負面念頭

Huberman 也提醒,當腦中浮現負面想法時,與其努力壓抑,不如「引入一個正面念頭」。例如,「我今天完成了第一步」這種自我對話,能夠在腦中強化正向的神經迴路,讓你逐步累積信心與耐力。

關鍵啟示:自我獎勵是長期動力來源

對香港讀者來說,這種方法特別實用。無論是備考、創業,還是日常鍛鍊,不必等到「成功的一天」才開心。把注意力放在每天的小進展,並學會給自己適度的心理獎勵,你就能建立一個能長久運作的動力系統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AL-bxW1U3k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