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. Amishi Jha:孩子們為何總是不專心?

注意力發展很晚才成熟

Amishi Jha 博士指出,注意力系統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功能之一,大約要到 25 歲左右才會完全發展。這意味著孩子在教室裡走神、注意力不集中,並不是因為「懶惰」或「不聽話」,而是大腦本身的發育特徵。父母若只是一味責備「專心一點」,其實不會有幫助。

正念能幫助培養專注

研究顯示,即使是學齡前兒童,也能透過簡單的 正念訓練 學會「察覺自己在哪裡」。與其強迫孩子死盯著任務,不如教他們用友善、支持的方式自我對話,例如:

· 我現在在哪裡?

· 這是我想待的地方嗎?

· 我是否需要把注意力帶回來?

這種方法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與自己的思緒「交朋友」,而不是陷入自責。

關鍵在於「察覺分心」

許多人以為專注力的提升靠「更用力集中」。Jha 博士卻強調,真正的關鍵是訓練自己意識到「我已經分心了」。當我們能覺察注意力走神時,就能重新將心思帶回當下。這種「元意識」(meta-awareness)的能力,比單純的強制集中更重要。

對父母的啟示

對香港或華人家長而言,孩子成績與專注常被視為能否成功的關鍵。但 Jha 博士提醒:孩子走神不是「缺點」,而是大腦自然的狀態。若能透過正念練習,幫助孩子發展出「覺察—回到任務」的習慣,比起嚴厲要求「立刻專注」更能長遠受益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_jqHtsAaLc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