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登·彼得森:不要隨意懲罰你的伴侶
為什麼只挑錯會傷害關係
心理學博士喬登·彼得森(Jordan B Peterson)指出,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會注意到「例外」的地方。例如,伴侶花了一整天把房子打掃乾淨,但地毯上卻留有狗毛,回家後你很可能忽略整體乾淨,只專注於批評狗毛沒清理。這種反應不僅削弱對方的努力,還可能讓對方失去再次付出的意願。若你連續兩三次在對方「做對」的時候給予懲罰或負面回應,關係就會快速惡化。
強化正面行為,而不是糾結錯誤
彼得森引用尼采的觀點:如果要真正懲罰一個人,就不要在他們犯錯時懲罰,而是在他們做對時仍然否定,因為這樣的傷害最深。這提醒我們,在親密關係中要有意識地強調伴侶的正面行為,而不是只抓住錯誤不放。當伴侶聽到正向回饋時,會更樂意重複這些行為,雙方也能逐步建立更穩定的互動模式。
建立互相訓練的機制
彼得森強調,良好的關係需要雙方彼此「教導」:你要學會如何回應對方,讓對方知道什麼會讓你快樂;同時你也要讓對方告訴你,他們需要什麼。這個過程或許尷尬,甚至需要長達半年以上的耐心練習,但一旦掌握,就能大幅提升親密與滿意度。
關係成長需要練習與耐心
對香港讀者而言,這段話很有啟發性:不要期待伴侶自然而然就能明白你的需求,也不要在他們努力時潑冷水。給予正向回饋、耐心溝通,並把「改變需要練習」視為必然,才能逐步建立一段成熟、穩固的親密關係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F6HAB8_35U&t=74s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