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 99% 的人都無法達到財富自由? ── Dr. John Demartini 約翰・迪馬提尼

財務自由者不到 1%

迪馬提尼指出,真正能達到財務獨立的人其實不到 1%。絕大多數人誤以為「有錢」就等於「自由」。如果給一般人 1,000 萬美元,他們往往會在極短時間內花掉大半,用於購車、旅行或購買奢侈品,卻鮮少投入能帶來增值的資產。這種消費至上的價值觀,使他們與財務自由背道而馳。

錢往哪裡流?取決於價值排序

金錢會流向那些懂得讓它增值、並真正重視它的人。重視消費的人,錢到手就立刻花掉;重視財富建設的人,則會選擇儲蓄、投資,並將金錢放在能帶來回報的領域。若一個人將享樂置於儲蓄與投資之上,財富自然無法累積。

內在錯位帶來的後果

當一個人心裡幻想著財務自由,但實際行為卻沉迷於揮霍,最終只會出現內心的憤怒、自責與批評,甚至陷入失落與抑鬱。這些情緒其實是警示:你的目標與真實價值觀並不一致。

通往財富自由的路徑

若要走向真正的財務自由,必須調整內在價值系統,讓它與財富建設對齊:

· 把金錢投入能增值的資產,而非消耗品

· 致力於服務他人,因為財富來自於提供價值

· 養成持續儲蓄與投資的習慣,善用複利的力量

· 不斷學習與研究,培養財富思維

沃倫・巴菲特就是典型例子,他在 11 歲前已經讀完奧馬哈圖書館所有關於投資的書,從小就將「財富建設」放在首要位置,並以行動實踐。

核心啟示

財務自由不是靠一次性的巨款,而是來自價值觀的正確排序與持續行動。重視消費的人,永遠會陷在缺錢的循環裡;而重視投資與服務的人,才能真正邁向自由。
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jeDikU7-6I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