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菲特:我如何做出人生重大決定 ─ Warren Buffett 華倫·巴菲特

簡單生活帶來清晰選擇

很多人聽過「寫下25個目標、專注於最重要的5個」的策略,並以為這是巴菲特的成功秘訣。但他本人卻坦言,自己從來沒有這樣列過清單。他與搭檔查理·蒙格的生活方式其實非常單純──只做自己喜歡的事,比如閱讀、思考,以及保持日常的一致性。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,反而讓重大決策更自然地浮現,而不是在無盡的選項中掙扎。

避免在疲累時做決定

查理·蒙格補充說,心理學研究顯示,人在疲累或受到咖啡因、糖分影響時,往往無法做出理智決策。相反,巴菲特幾乎不會在疲倦時處理重大問題,他保持充足睡眠,不把精力浪費在「今天該吃什麼」這類瑣碎選擇上,把有限的心智資源留給真正重要的判斷。

習慣化減少能量消耗

巴菲特的生活有高度的規律性:飲食固定、作息穩定,讓自己進入「自動駕駛」模式。這種習慣化的方式,不僅節省了思考能量,也意外符合現代心理學對於「決策疲勞」的研究結論。結果就是,他在需要做出重大判斷時,總能以最清晰、最冷靜的狀態來面對。

啟示:少即是多

從巴菲特身上,我們看到重大決策的關鍵並不是「分析越多越好」,而是透過簡單的生活、穩定的習慣,減少不必要的選擇,把注意力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問題。這種「少即是多」的態度,或許才是他長久保持判斷力與專注力的秘訣。
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J_XI-rit_I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