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3年AI帶來的存在危機,人類該如何做好準備 ─ Emad Mostaque 埃馬·德莫斯塔克
AI的快速普及與衝擊
Emad Mostaque 指出,AI 的發展已進入前所未有的速度:它不再需要專業知識或昂貴基礎設施,幾乎任何人都能無縫使用。從生成3D模型到製作高清電影,AI 在各種媒體和行業同時爆發,創作和執行成本迅速降至「接近零」。這種全面滲透的特性,使AI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,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現實。
經濟與情感的「雙重破壞」
他認為,接下來3至5年,AI將帶來非零機率的「存在性威脅」。首先是經濟破壞:大量重複性或中階專業工作可能被取代,新工作難以在短時間內補上。其次是情感破壞:特別是年輕世代,可能出現「生存危機感」——覺得「我再努力也比不上AI」,導致失落、焦慮,甚至喪失目標感與熱情。
「使用AI的人」 vs. 「不使用AI的人」
Mostaque 認為,AI 不會「取代人類」,但會取代「不懂使用AI的人」。未來的競爭優勢將不在於完全取代,而在於合作與擴增:懂得將AI融入工作流程的人,能顯著提升生產力與創造力,而忽視AI的人則可能迅速被淘汰。
準備的三個方向
1. 學習與實驗:主動學習AI工具,把它融入日常工作,提升自身價值。
2. 調整心態:把AI視為「無限的畢業生」,能幫助你擴張,而非威脅你的存在。
3. 創造新角色:刺激創業與創新,尋找AI無法輕易取代的領域,例如需要高度人性化判斷或創造全新商業模式的領域。
從被動恐懼轉向主動塑造未來
這場技術浪潮「不會再一樣」,就像iPhone從2G到10代的飛躍一樣迅速。真正的出路不是防堵或否認,而是讓自己與AI協同進化,勇於開創新工作與新價值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,也保護心理健康與社會穩定。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QKdGiY58WA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