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喝酒,對大腦有什麼影響? ─ Dr. Andrew Huberman 安德魯.胡伯曼博士
酒精如何進入並影響大腦
胡伯曼博士指出,酒精是一種既能溶於水、又能溶於脂肪的物質,因此能輕易穿過「血腦屏障」,進入大腦環境。這意味著酒精能直接影響神經元與腦細胞的運作,帶來廣泛的毒性作用。當乙醇進入體內,會先被轉化為一種名為乙醛的物質,而乙醛本身是強烈的毒素,會不分青紅皂白地破壞細胞,尤其對肝臟與腦部細胞造成損害。
抑制大腦的控制中樞
酒精會首先壓制前額葉皮層的神經活動。這個腦區負責理性思考、計劃與抑制衝動。當它受到抑制,人就更容易說出或做出平時會克制的行為,缺乏預測後果的能力。同時,酒精也會影響與記憶相關的神經網絡,因此許多人在喝酒後會出現「斷片」,無法回想當時發生的事。
習慣與衝動的改變
長期飲酒會逐漸重塑大腦的行為迴路。當控制行為與判斷的腦區被削弱,與習慣和衝動相關的電路則會被強化。這解釋了為何酗酒者更容易沉迷,並反覆做出衝動行為,即使明知不利於自身健康。
酒精對大腦的長遠代價
酒精帶來的並非只是短暫的放鬆或快感,它對大腦結構與功能的影響是深遠的。從細胞損害、記憶障礙,到行為控制力下降,長期飲酒會逐步侵蝕一個人的健康與決策能力。真正的健康選擇,是意識到酒精對大腦的風險,並盡量減少依賴。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aSwRECFsBg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