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久下來,你的身體會不由自主地恐慌 ─ Dr. Joe Dispenza 喬.迪斯本札博士
身體被「程式化」的恐慌
喬.迪斯本札博士指出,長時間累積負面情緒與壓力,會讓身體進入「自動恐慌」模式。這不是突發的情緒,而是一種被程式化的反應——你的身體在潛意識中學會了恐懼,甚至在你毫無預兆時啟動。許多人誤以為這是「真實的自己」,但事實上,僅僅因為你有某個想法,並不代表它就是真的。
打破舊習慣的循環
我們每天有六至七萬個念頭,其中九成和昨天相同。相同的想法帶來相同的選擇、相同的行為,最後創造出相同的情緒與經驗。若不打破這個循環,生活就難以改變。迪斯本札博士認為,必須先練習「元認知」——意識到自己的行為、感受與想法,才能跳脫無意識的模式,減少身體自動化的恐慌反應。
重新「種植」大腦花園
他用「花園」作比喻:想要培養新習慣,就必須先「除草」。要拔除過去情緒與信念的「雜草」,騰出空間種下新的念頭與情感,讓大腦重新連線、重新編程。這需要刻意的練習與耐心,但當新的情緒狀態變得熟悉,你就不再被舊程式控制,開始活在當下。
冥想是重塑自我的工具
迪斯本札博士的實踐重點,是透過冥想引導人們熟悉新情緒、建立新神經連結,進而打破舊自我的習慣。當你學會觀察並重塑自己的思維與感受,身體就能從「自動恐慌」轉向平靜與自由。這才是真正的改變起點。
YouTube來源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bjIrN_UbVA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