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輕易做「自我肯定」 ► 可能會導致反效果.. - 哈佛社會心理學家 Dr. Amy Cuddy 艾米·卡蒂
傳統「自我肯定」的盲點
艾米·卡蒂指出,很多人以為「自我肯定」就是對著鏡子說:「我很棒、我是贏家」,但實際上這樣做常常沒有幫助,甚至可能導致反效果。因為當內心其實感到脆弱或無力時,強迫自己說「我很棒」只會覺得自己在欺騙自己,讓內心的不安感加劇。
真正有效的「自我確認」練習
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「自我確認理論」(self-affirmation theory)。這個方法並不是自我吹捧,而是先列出自己最重視的兩到三個價值或特質,排序後選擇最重要的一項,寫下幾段與之相關的真實經驗,描述它如何塑造了自己。這是一種「錨定」練習,把自己穩固在真正重視的身份和價值上。
研究結果:降低壓力、提升表現
大量實驗顯示,經過這樣的「自我確認」練習的人,在面對壓力(如數學測驗、辯論比賽)時,壓力激素(如腎上腺素)水平顯著降低,表現也更好。原因在於,他們提醒自己「不管結果如何,我依然是那個擁有這些價值的人」,因此挑戰的重要性下降,表現反而更穩定。
實際應用的方法
每天或定期花一點時間寫下「我是誰、我珍視什麼」,聚焦在能真實表現自我的價值與特質,而不是單純背誦「我是最棒的」。這樣做不僅能在壓力情境中保護自己,也能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核心身份與力量。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D-KOJc_pKQ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