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中最大的陷阱,就是「自我設限」 ► 聽聽神經科學家怎麼說 - Dr. Tara Swart 塔拉博士

思維如何影響身體
塔拉博士分享了一項著名研究,受試者都是 80 多歲的長者。三組人分別接受不同的情境:一組正常生活;一組回憶自己 60 多歲時的樣子;另一組則被安排進入佈置成 20 年前的環境,使用當年的報紙、傢俱,甚至必須自己提行李、完成日常小事。結果顯示,完全「活在 60 歲狀態」的一組,姿勢更挺直、協調性更好,甚至在照片評比中被判斷看起來更年輕。這證明了心態與身體狀態密切相關。

自我暗示與限制的力量
塔拉博士以自己的經歷說明,當眼科醫師告訴她快需要老花眼鏡時,她選擇拒絕接受「這就是年齡必然的限制」。結果多年後,她的視力並沒有惡化。這說明我們的大腦會依據自我設定去調整行為和感知,而「自我設限」往往成為真正的障礙。

語言與心理暗示的影響
另一個實驗在年輕醫學生身上進行:學生需要用隨機單詞造句,其中一組的詞彙包含「佛羅里達、退休、陽光、散步」等與老人相關的詞。結果,那一組學生離開房間時,走路速度明顯比其他組慢。這顯示語言和心理暗示會無意間改變行為,影響我們對自身狀態的認知。

核心洞察
人生最大的陷阱不是外在條件,而是「自我設限」。當我們相信年齡、環境或習慣必然限制了自己,大腦會順從並強化這種認知。反之,如果能突破心理界線,以年輕或積極的心態行動,身體和行為也會展現出更好的狀態。
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JfyISGBSAo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