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安靜離職」到底好不好?► 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- Simon Sinek 賽門‧西奈克
安靜離職的核心現象
Simon Sinek 解釋「安靜離職」指的是員工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,不再主動加班或自願承擔額外任務。這種做法在近年來引發討論:一方面反映員工對工作過度投入的倦怠,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公司文化與期望管理的問題。
企業文化與期望管理
Sinek 舉例 Amazon 與 Apple 等高強度公司文化,指出這些公司從不隱瞞環境艱辛與競爭激烈,喜歡挑戰的人在那裡可以完成「一生最好的工作」,不適應的人則很快離開。問題往往出在期望落差:若員工在接受工作時以為公司文化「輕鬆、溫馨」,實際卻高壓競爭,就會產生失落與安靜離職。
對員工與雇主的建議
1. 員工應誠實看待自己的目標
你可以選擇只想工作 40 小時,保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,也可以選擇全力衝刺職業生涯。重點是對自己、對雇主誠實,不要假裝投入更多或少於自己願意的程度。
2. 雇主應明確溝通文化與期待
招聘時應讓求職者清楚瞭解公司的文化、工作強度、晉升制度,避免雙方因預期不同而失望。
3. 雙方建立「心理契約」
面試與入職時可討論工作與生活平衡、野心程度與成長規劃,讓角色與期望對齊,減少衝突。
關鍵洞察
「安靜離職」並非單純的員工懶惰,而是文化、溝通與期望管理失衡的結果。當雙方能誠實表達與協調,就能減少倦怠與不滿,讓工作關係更健康。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E_lnngFuvU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