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職場「有毒韌性」文化 ► 不要再被綁架了! - 哈佛大學醫生 Dr. Aditi Nerurkar

真正的彈性是什麼
Dr. Nerurkar 指出,社會常把「韌性」誤解為「無論遭遇什麼都要硬撐下去」。但科學上真正的彈性,指的是人類天生的生物學能力:在面對挑戰與困境時,能夠適應、恢復並持續成長。這並不是單純的「保持冷靜並繼續」,而是要承認人性中的脆弱,並懂得在需要時休息和充電。

有毒韌性的陷阱
所謂「有毒韌性」指的是現代職場或社會對韌性的濫用。例如公司會以「你要有韌性」為由,要求員工承擔更多工作、甚至把照顧家庭與工作同時壓在個人身上。這樣的訊息本質上並不是鼓勵成長,而是利用「韌性」來合理化過度的生產力要求,結果往往造成倦怠與心理健康惡化。

如何分辨與面對
真正的韌性包含兩個核心:界限與休息。懂得劃清個人界線、保留時間讓身心恢復,是維持長期成長的必要條件。當韌性被包裝成無休止的堅持與承受,那就已經偏離了原本的健康意義,成為一種「有毒文化」。因此,我們需要重新定義韌性:它不是不斷地忍耐,而是懂得平衡挑戰與復原。
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2j_TDAfL8s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