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幫助一個憂鬱的朋友渡過低潮期
► 哈佛大學神經醫學教授 Robert Waldinger 羅伯特·沃爾丁格
認識憂鬱的真實樣貌
羅伯特·沃爾丁格教授指出,憂鬱或低潮常常表現為「生活失去意義感」「感到迷失」「無法從日常中獲得快樂」。很多時候,這些情緒來自於重大喪失,例如親人離世、感情破裂、失業,或是長期壓力下的無助感。
陪伴與傾聽的重要性
對於處於低潮的朋友,陪伴和傾聽比急於解決問題更有效。沃爾丁格教授分享,單純讓對方有機會表達與釋放情緒,就能減輕痛苦。你不必急於給出建議,專注地聆聽與理解就是一種支持。
正常化他們的感覺
人們常拿「自己的內在感受」與「別人的外在表現」比較,認為自己過得不好,而別人都很順利。這種比較會加深孤立感。提醒朋友,他們的感受並不孤單,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,能幫助他們減少羞恥感。
創造安全的交流空間
避免用「別想那麼多」「你應該快樂點」等話語。相反,使用開放式提問,例如「對你來說,最難的是什麼?」能讓對方感覺被看見與理解,從而建立信任。
鼓勵而非強迫
若朋友的狀況持續惡化或已經嚴重影響生活,例如長期失眠或無法工作,可以建議他們尋求專業協助,例如心理師或精神科醫生。但語氣要溫和,不要以責備或施壓的方式表達。
核心觀念:低潮不是「要被修好」的問題,而是一種需要被陪伴、理解與正常化的人類經驗。真誠傾聽與共情,本身就是對朋友最有力的支持。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0IdFue9ZVo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