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成長救不了你.. ► 要自救必須「助人成長」 - Simon Sinek 西蒙·斯涅克

1. 自助 vs. 助人

· 書店裡有一整個「自助」專區,但卻沒有「幫助他人」的專區。

· Simon Sinek 指出,真正能讓人走出困境的,往往不是自我專注,而是助人

· 例子:朋友婚姻、職涯都陷入困境,他一開始只是單向地提供建議,朋友短暫覺得好,但很快又陷落。

2. 從單向幫助到互相支持

· 後來他參考「戒酒互助會(AA)」的做法,發現:

單靠前 11 步驟不夠,唯有第 12 步──幫助其他酒精成癮者,才能真正穩固康復

· 於是他改變方式,讓朋友也幫助自己,雙方在對話中互相承擔、互相傾訴。

· 當朋友開始「照顧他人」,反而找到了解決自己問題的力量。

3. 人是社交動物

· 人類每天都在個體與群體成員的身份之間擺盪。

· 孤獨比飢餓更容易導致絕望:沒有人因缺少食物自殺,但很多人因孤獨而走到絕路。

· 人類需求中,社交與連結比「自我實現」更重要

4. 對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反思

· 馬斯洛的需求層次把「自我實現」放在最高處,看似是一種「個人主義的頂點」。

· Simon 批評:真正的成就感不是個人完成的,而是在群體中共享的成就

· 我們追求的「實現」,來自於與他人連結、彼此扶持。

5. 為何當代更需要「助人」

· 在過去幾十年,特別是西方世界,我們強調「個人主義」與「自我成功」。

· 在經濟繁榮時期,自私的追求似乎可行;但在當下這種不確定、困難的世界,光靠自我中心已經行不通

· 我們需要重新學習:彼此照顧、互相成就,這才是真正的出路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coZh8vfc_Q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