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才算是真正的「好朋友」? - Simon Sinek 賽門‧西奈克

真正的友情不是「存在」而是「在場」

Simon Sinek 指出,世上沒有一本書或專門的行業能教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朋友,但「好朋友」有一個關鍵標誌:當你卡住、跌倒或感到孤單時,他們會在你身邊。真正的友誼不只是偶爾聯絡或在社交媒體上留言,而是當你需要時,能夠撥電話說「我需要你」並有人願意在那一刻接住你。

我們總是把友誼排在後面

現代人對工作、會議往往優先於朋友。我們和朋友約午餐,工作一來就臨時取消,因為心裡覺得「他們會理解」。但如果真心看重友誼,就應該像對待重要會議一樣,給朋友留出固定的時間與空間,而不是總是「有事先擱著」。

用「持續的陪伴」取代「一句安慰」

Sinek 分享了一個真實故事:他的朋友 Will Godera 的父親過世了。許多人傳了安慰訊息,卻沒有真正陪伴。但有一位朋友不一樣,他每天早上 9:45 打電話給 Will,告訴他「沒有義務接聽,等你準備好就好」。這樣持續了三個月,前一週 Will 沒接電話,後來慢慢接起,直到他們每天聊天。這樣的陪伴不只是慰問,而是讓人真正感受到「你並不孤單」。

好朋友的定義:有意圖、有行動

這個故事說明了「好朋友」不只是偶爾聯繫,而是在你最需要時,用行動、耐心與穩定的陪伴去撐住你。好朋友不是等你開口才到來,而是即使你暫時沉默,也主動伸出手,讓你在看到他們名字跳出來時知道:「我不是孤單的。」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zywL5fUV50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