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信任你,是因為.. 你總是不在場|Erica Komisar

健康的依戀關係

精神分析師 Erica Komisar 指出,健康的依戀模式是當父母短暫離開後,孩子在父母回來時會展現出喜悅與安全感。這種「重逢的歡喜」代表孩子相信父母會回來,並且在情感上感到被優先對待與守護。

依戀障礙的三種類型

若父母經常缺席,孩子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依戀障礙。第一種是迴避型依戀,孩子會轉身拒絕父母,轉而依附於保姆或他人,這與日後的抑鬱傾向相關。第二種是矛盾型依戀,孩子極度黏附父母,因為害怕再次被拋下,這往往和焦慮有關。第三種是混亂型依戀,孩子沒有固定的策略,會在依附與拒絕之間反覆,甚至出現攻擊行為,這與日後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有高度相關。

缺席與「學習無助」

父母若長期在身體上或情感上缺席,孩子會逐漸形成一種「我只能靠自己」的內在敘事,這就是所謂的「學習無助」。孩子失去對環境與關係的信任,進而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穩定的安全感與信任感。

精神健康的長遠影響

混亂型依戀是最難治療的類型,因為孩子缺乏一致的策略,只能在依戀、迴避與攻擊之間反覆切換。這種模式在成年後容易發展成嚴重的心理困擾,甚至與自傷、自殺傾向有關。Erica Komisar 強調,當今社會精神疾病的高發與家庭撫養模式密切相關,父母的陪伴與情感投入至關重要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c48mWlTTdI
YouTube專欄: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