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理學】為什麼貴人拉你一把後又會立刻疏遠你?心理學潛規則:幫過你的人最怕你這3點
一、價值不對等
社會交換理論指出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本質是一場價值交換,不僅涉及金錢,也包括情緒支持、資源分享與社會地位。如果一方不斷付出,而另一方僅索取卻不回饋,關係的天平便會失衡。對於貴人而言,他們之所以願意拉你一把,往往是基於延遲回報的期待——希望看到你未來能有成長或成就。然而若長期得不到對等價值,他們自然會選擇抽身。
二、敵意偏差
心理學上的「敵意偏差」解釋了這種現象:當一個人的善意沒有得到預期回應時,容易將對方的行為誤解為惡意。舉例來說,領導幫你爭取到一個難得的項目,卻因為你抱怨連連,甚至將失敗歸咎於領導,對方就會覺得自己的好意被辜負,進而產生負面情緒,最終選擇疏遠。人們對自身付出格外敏感,若沒有得到正向反饋,就容易將對方標籤為「不知感恩」。
三、依賴無能
貴人幫助你,不是為了養出一個「巨嬰」,而是期待你能透過支持獲得成長。如果一個人遇到困難總是依賴他人,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就會讓助人者感到疲憊與失望。演員張頌文本就是例子:他在得到前輩提攜後,並沒有停留在舒適圈,而是持續磨練演技,將小角色當成歷練的機會。正因如此,他贏得更多人的長期支持。
心理學啟示
貴人相助是難得的幸運,但這份幸運需要智慧與行動去維護。價值對等是基礎,積極回應是潤滑劑,而獨立成長則是關係保鮮的關鍵。唯有雙向奔赴,彼此成就,才能讓一段珍貴的人際關係走得更遠。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14MW12cti8
YouTube專欄:超級語錄-Quo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