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予型人格|這類人總是會陷入「戀愛腦」,極度渴望別人的關注與偏愛

什麼是給予型人格?
給予型人格的人,在感情裡往往全心全意付出,用盡力氣去討好別人,卻常常忽略了自己。他們不是不夠好,反而通常是最體貼、最懂事的人,但卻因為過度付出,把自己縮得很小,只能透過「我為你好」來證明自己值得被留下。

內在信念與困境

· 核心信念是:「我不值得被愛,除非我有用。」

· 他們把「付出」當作換取安全感的籌碼:做飯、陪伴、犧牲睡眠,甚至忽略自己的需求。

· 他們陷入的不是愛,而是「被看見」的錯覺,只因對方在孤獨時的一句關心,就全身心投入。

隱藏的問題

1. 愛裡的不對等:當一方拼命靠近,另一方卻漸行漸遠。

2. 隱性控制:付出背後,往往藏著「我這麼努力,你就該更愛我」的潛在期待。

3. 情緒空洞感:再多的付出,也無法填補內在那份「我還是不夠好」的空洞。

如何自我修復?

· 設立邊界:在付出前先問自己,「我是因為真心想給,還是害怕失去?」如果答案是後者,就請停下。

· 承認需求:勇敢表達「我也需要被照顧」,而不是總是說「沒關係,我可以」。

· 學會自愛:停止把「被需要」當作「被愛」的證明,嘗試先滿足自己的情緒需求。

· 覺醒轉化:健康的關係應該是雙向的靠近,而不是單方面的犧牲。

送給給予型人格的一句話
你不是不值得被愛,你只是愛得太用力,用力到忘了自己也需要被擁抱。真正的價值,不是來自你做了多少,而是因為——你就是你,就已經足夠了。

YouTube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4PryxjQFo0
YouTube專欄:超級語錄-Quotes

 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