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豬效應|你越靠近防禦性強的人,越容易被傷得最深
防禦的本質
在森林裡,野豬的獠牙鋒利、攻擊猛烈,它的防禦不是因為強大,而是因為恐懼。心理學中的「野豬效應」正是如此:有些人全身都是防禦的刺,你越想靠近,他們越把你當成威脅,最後讓你遍體鱗傷。
心理學的解釋
弗洛伊德提出的防禦機制,包含投射、否認、反向形成等,都是人為了避免受傷而築起的盔甲。但對防禦性極強的人來說,這種保護卻往往成了自我孤立與傷害他人的武器。他們越怕受傷,就越容易先發制人,導致親密關係被推遠。
關係中的矛盾
在感情裡,這些人害怕暴露脆弱,因此用冷漠、懷疑甚至攻擊來回應你的善意。結果是,你愈真誠,他們愈抗拒;你愈靠近,他們愈逃避。久而久之,你不是在愛一個人,而是與他的傷痕談戀愛,最後只會消耗自己。
學會設立邊界
心理學家提醒我們:邊界感是成年人的必修課。真正的勇敢不是硬闖別人的防禦,而是清醒地承認——有些人不願卸下盔甲,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距離。遠離不是冷酷,而是一種對自己的善待,也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。
真正的智慧
野豬效應告訴我們,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被你理解或治癒。你能做的,是保護好自己,分辨哪些人值得靠近,哪些人只能隔著距離理解。因為有些人,不適合擁抱,只適合遠遠看見。
YouTube來源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paiDVDDfHQ&t=212s
YouTube專欄:超級語錄-Quo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