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代相傳的味道:福岡「Appare食堂」的七十年長情
清晨六點的開店準備
福岡西新商店街的早晨,街上仍帶著微涼的空氣,「Appare食堂」的鐵門緩緩升起。這家創立於1953年的老字號食堂,如今已傳到**第三代店主樋口先生(Mr. Higuchi)**手中。
他年僅25歲便從父親手上接棒,延續著家族的味道。店內整潔而沉靜,瀰漫著熟悉的湯香。最具代表性的料理——長崎風什錦湯麵(Champon),每天都在這裡以傳統方式熬煮。
以高湯為本的職人精神
早晨的第一件事,是製作湯底。昆布入鍋、撇去浮沫,再加入柴魚與雞骨、豬骨慢熬,湯色乳白,味道濃郁卻清爽。
樋口先生說:「如果只用豬骨會太厚重,所以我會加上雞骨,讓味道更平衡。」
這一鍋湯是食堂的靈魂,無論是湯麵、麻婆豆腐或豬排蓋飯,都離不開它的支撐。每天備料、熬湯、切菜,從清晨忙到中午,是他與妻子共同維持的日常。
傳統與時代的取捨
食材價格上漲——雞蛋、油、甚至小麥都不斷調價,但樋口先生仍堅持「讓客人能吃得起」。
他笑著說:「就算一碗Champon要賣一千日圓,我自己也會願意吃,因為那代表值得。」
這份執著讓Appare食堂在物價高漲的時代依舊屹立不搖,也讓許多常客願意一再回來。
夏日限定的創意:「燒Champon」
「夏天太熱,湯麵就賣不動了。」
於是,第三代店主發明了新菜式——燒Champon(Yaki Champon)。
這道料理將原本的湯麵炒乾,以豬肉、蝦仁、魷魚、蔬菜拌炒,再淋上特製醬油。香氣濃厚、略帶焦香,既保留了Champon的靈魂,又讓客人能帶回家享用。
如今,「燒Champon」與「什錦Champon」並列為店內雙招牌。
家族與社區的連結
樋口先生同時也是西新商店街的會長。他從小在店裡長大,小學時就幫忙洗碗、送餐,幾乎是「被註定」接手這間店。
「看著客人把碗裡的湯喝得一滴不剩,那就是最大的成就感。」
他說這句話時,語氣裡滿是對料理的愛。店內許多客人都是熟面孔,有人一週來一次,也有人帶著家人一起用餐。這家小店早已不只是餐廳,更是社區的記憶。
四代人的廚房,持續冒著熱氣
如今,第四代的年輕後輩也在店裡幫忙。夏日裡,父子倆一同在廚房揮汗炒豬排、炸豬排蓋飯。
從1953年至今,Appare食堂已走過七十個年頭。
這裡的餐點沒有華麗的裝飾,卻有最純粹的家庭味。無論是炸豬排蓋飯(Katsu-don)還是麻婆麵,每一口都蘊含著家的溫度。
結語:時間煮出的溫柔
福岡的「Appare食堂」不僅是商店街的老味道,更是一段歷史。
四代人守護著同一鍋湯、一張餐桌,將家的味道傳承下去。
在這裡,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,而是一種與時間共存的情感。
YouTube專欄名稱: 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uUwOx4BiQ5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