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岡清晨的烏冬香氣:職人堅持的一碗「肉烏冬」

一日之始的味覺儀式

在福岡的清晨七時,街頭尚未完全甦醒,「Udon Hakotaro」 的門前卻已有人潮聚集。這家小店的「肉烏冬」早已成為當地人每日的習慣。許多常客一醒來便會走進這裡,點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烏冬,讓油香、蔥香與湯頭的鹹香為早晨揭開序幕。
最受歡迎的「月見烏冬(Tsukimi Udon)」更是必點之選,滑順的蛋黃在湯面上閃著金光,與牛肉與湯汁交融,令人一試上癮。

從凌晨開始的孤身堅持

凌晨四點四十三分,店主**酒井先生(Mr. Sakai)**已經開始了一天的準備工作。
他獨自經營這間小店,從早上五點到下午一點親力親為。雖然營業時間只有八小時,但實際工作卻遠超十小時——備料、收拾、熬湯、處理肉品,每個步驟都不假手他人。
他回憶說,初期每天開八小時根本無法負荷,疲倦與睡眠不足讓他身體不適,最終不得不縮短營業時間至早上七點至中午十二點。即便如此,他仍然以「每日六十碗」為自我目標,希望以一人之力維持完美的品質。

來自顧客的溫度

「Udon Hakotaro」不僅是一間烏冬店,更像是一個由常客共同築起的小社群。
店內的掛簾、托盤、甚至門口的燈籠,都是由熟客親手製作或贈送。還有一位住在箱崎(Hakozaki)的顧客,甚至為店家創作了十二首歌曲,並集結成專輯。酒井先生笑說:「應該沒有其他烏冬店擁有自己的最佳專輯吧。」
這份來自客人的支持,讓這家小店充滿了生活的溫度與人情味。

由脂香開始的湯頭哲學

店裡的一切講究都源自對味道的執著。湯底以牛脂炸小魚乾(伊吹入子)為香氣核心,小魚乾取自四國與瀨戶內海,是當地最高級的品種。
經過反覆熬煮與油炸後,魚香混合牛脂香氣,成為烏冬湯底的靈魂所在。酒井先生更特別採用羅臼昆布與本地夢筑紫米(Yumetsukushi),連洗米的水都選用純淨水,只攪拌三次,以保留米香。他希望客人吃到的白飯能像「日本旅館早餐般的鬆軟與甘甜」。

油香烏冬的誕生

酒井先生原本住在小倉,常光顧著名的「ドキドキ烏冬(Doki Doki Udon)」。他特別喜愛那裡的「肥肉小份烏冬」。
搬到博多後,他發現當地沒有清晨五點開門、也沒有「油烏冬」的店。於是他決定自己動手做。
「一開始我加了太多油,但客人都說要更多,結果越做越油。」
這份「油香」成了「Udon Hakotaro」最具特色的味道,濃郁卻不膩口,香氣在舌尖久久不散。

細節裡的匠心

不論是牛筋、和牛腹肉,還是乾蘿蔔、青辣椒醬油漬,每一道小菜都是他親手製作。
其中的**乾蘿蔔漬(切干蘿蔔)**是他引以為傲的配菜——用力擠乾水分,再加入辣椒與味之素、醬油調味,香辣開胃。客人們常在烏冬上桌前先吃上一碟。
還有「綠辣椒漬」更是隱藏菜單,只有熟客知道,辣勁十足,卻香氣撲鼻。

烏冬之外的故事

酒井先生17歲時在小倉一家中餐廳打工,從洗碗、切蔥開始。如今37歲的他,已在餐飲界打滾十五年。
他說,自己上傳超過八百段影片到YouTube,但幾乎沒有拍過烏冬成品,「我覺得可能有人是為了看我這個人,而不是烏冬。」
這份坦率與真誠,正是讓客人願意一再回訪的原因。有人連續三個月每天報到,也有人週末固定來一碗。對他們來說,「Udon Hakotaro」不只是餐廳,更是一種日常的儀式。

結語:一碗烏冬的溫度

從凌晨到中午,從湯頭到米飯,酒井先生把生活的一切都投入在這間小店裡。
他說自己還未達到每日六十碗的目標,但那份堅持、那碗滾燙的湯,早已溫暖了每個走進店裡的清晨。
這就是福岡的味道——簡單、樸實,卻蘊含深深的職人精神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 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7qUvVXp3wR0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