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福岡西新・阿醬亭——以真心熬成的無添加湯底,延續三代的長崎風味】
一家從1984年延續至今的職人食堂
位於福岡市西新的老字號食堂——阿醬亭(Acchan-tei),自1984年創業以來,便以長崎風雜煮麵(ちゃんぽん)與皿烏冬(sara udon)聞名。每天早上八點五十分,店主永江先生(Nagae)準時進店,開啟一整天的準備工作。
他首先熬製雞湯——只使用日本國產雞骨與清水,分鍋控制火候與時間,不添加任何化學調味料。這一步名為「霜降(Shimofuri)」,是為了去除腥味與雜質,留下最純淨的香氣。
為了女兒而改變的料理哲學
永江先生並非一開始就堅持無添加。
「以前我們也用味精,但在七、八年前,女兒生病後我開始反思。」他說。那時他決定重新審視所有食材,「既然我重視自己孩子的健康,也應該重視顧客的孩子。」
他親自走訪醬油與味噌製造商,只選擇九州地區的天然調味料,並在合理價格中找到平衡。「我希望客人能以實惠的價格,吃到真正安心又美味的食物。」這份誠意,貫穿於湯底的每一滴之中。
從大阪修行回鄉,延續父親的味道
永江先生十九歲開始學廚,於大阪高級日料店修行多年。「原本覺得ちゃんぽん很簡單,但實際做才知道,它比想像中困難許多。」尤其在不使用化學調味的前提下,如何平衡味道、掌握層次,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。
十多年前,因父親生病,他決定回到福岡接手家業。「一開始和父親常吵架,因為我們對料理的看法不同。」他笑說,「但距離產生美感,後來關係反而更好。」如今的阿醬亭,既保留了父親時代的精神,也融入了他追求自然的烹飪理念。
無添加的堅持——連魚板都親手製作
在阿醬亭,從湯頭、配料到炸油,皆追求「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物」。
即使是最基本的魚板(かまぼこ),永江先生也試著親手製作,使用真鱈、魷魚、蝦等新鮮食材,搭配九州淡口醬油調味。
「當然外面也有賣無添加的魚板,但價格太高。我希望能用合理的方式做到。」這份執著,正是他對食材與客人的誠意。
以香菇油提味的創意
永江先生對香菇的運用,也展現了職人的巧思。
他將香菇柄與硬梗細切後煉成「香菇油」,再用於炒料。「光靠香菇煮湯會缺乏厚度,但香菇油能帶出深層香氣,也不浪費食材。」
這讓阿醬亭的ちゃんぽん湯頭兼具濃郁與清爽,令人回味無窮。
多款人氣餐點,三十年如一的味道
餐廳在上午十一時開門,設有自助點餐機。常客推薦的有:
皿烏冬(粗麵或脆麵):890日圓
ちゃんぽん:890日圓
中華丼(Chinese Bowl):850日圓
A套餐(小ちゃんぽん+小飯+餃子四顆):1150日圓
其中,**香菇ちゃんぽん(1200日圓)**最受熟客喜愛——滿滿的新鮮香菇搭配雞骨湯底,口感層次豐富。「我幾乎每次都點這道,別處吃不到這種味道。」一位客人說。
代代相傳的長崎風味
阿醬亭的根源,可追溯至店主祖母的弟弟——他在長崎新地中華街開設了第一家中華餐館。這份緣起讓永江家族與長崎風味結下不解之緣。如今的阿醬亭,以雞骨湯取代豚骨,延續並升華了那股長崎風雜煮麵的靈魂。
結語:用時間熬成的溫柔味道
在福岡的阿醬亭,每一碗ちゃんぽん與皿烏冬都藏著三代人的心血。
這裡沒有華麗的裝飾,卻有最真誠的味道。那是從家庭、從孩子開始的堅持——也是讓這間小店能走過四十年的力量。
如果你來到福岡西新,記得走進這家老食堂,點一碗熱騰騰的ちゃんぽん,嚐嚐那份**「無添加卻最滿足」的幸福感。**
YouTube專欄名稱: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CWPlprQqK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