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三十多年不變的味道——福岡老字號家庭中華食堂「桃花」的日常
一碗湯麵裡的家族故事
在福岡市的一隅,傳來鏗鏘有節奏的鍋鏟聲,那是「桃花(Toka)」日復一日的聲音。這間開業於1987年的家庭式中華食堂,由第二代店主野口先生經營,他從清晨開始備料、炒飯、熬湯,一刻也不歇。
對於許多當地人而言,「桃花」不只是餐館,更像是陪伴他們成長的味道。從上班族、建築工人,到周末攜家帶眷的客人,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碗麵。
嚴謹與整潔:職人精神的基礎
清晨七點多,野口先生就已經進入備餐狀態。
他曾在飯店學藝多年,對廚房整潔與衛生的堅持,是從那段修行時期養成的。「冰箱、刀具、調味料的擺放都要井然有序,清潔是料理的起點。」他說。
家與店鋪在同一棟建築裡,母親仍住在樓上,這裡不僅是餐廳,更是一個延續父親心血的家。
父親早逝後,他接下重擔,延續著「桃花」的味道。雖然如今的客流不比往年三倍的盛況,但他仍堅持每日熬湯、炒飯,毫不懈怠。
靈魂湯底:六小時熬成的淡雅豚骨湯
「這湯頭,是一切料理的基礎。」
「桃花」的豚骨湯採100%豬骨熬製,經過6至8小時細火慢煮。為了去除腥味,野口先生會先把骨頭沖洗、去血,再加蒜頭提香。
與濃厚型豚骨不同,這裡的湯底味道清爽、毫無油膩感,即使每天喝也不膩口。
正是這碗湯,串連起了店裡的所有料理——從拉麵、炒飯,到招牌的什錦炒麵(炒皿うどん)與ちゃんぽん(什錦湯麵)。
家傳秘醬:母子兩代的堅持
老闆的母親雖年過七旬,仍在廚房幫忙。她守著與前一代師傅同款的醬油品牌:「醬油一變,整個味道都不同。」
她自製的燒肉醬與韓式辣醬(コチュジャン),是店內靈魂調味。
蒜頭、味噌、辣椒、糖、醬油混合調製的醬汁,不僅用於燒肉飯,也為炸雞、照燒雞、牛丼增添香氣。那股熟悉的甜辣風味,是許多老客人最懷念的味道。
人氣定番:炒飯與拉麵的絕妙組合
「第一次來?那就先點炒飯吧。」這是老闆最常給新客人的建議。
「桃花」的炒飯分量驚人,飯粒金黃飽滿,蛋香濃郁,卻不油膩。半份炒飯搭配一碗拉麵,只要 950日圓,是最多常客點的套餐。
炒飯鍋鏟敲擊的節奏聲,幾乎成了這間店的背景音樂——那是熟練與專注的節奏。
拉麵則以清淡豚骨湯底配細麵,再加上自家滷製的叉燒與半熟蛋,簡單卻讓人回味。
常客說:「這碗湯每天都能喝,不會膩。是懷舊又安心的味道。」
什錦湯麵與炒皿うどん:滿滿蔬菜的豪華一碗
除了拉麵與炒飯,「桃花」的**ちゃんぽん(什錦湯麵)與皿うどん(脆麵炒什錦)**也擁有高人氣。
每碗ちゃんぽん都加入蝦、魷魚、豬肉、木耳、豆芽與高麗菜——滿滿的料幾乎看不見麵。
湯底吸收了蔬菜的甜味與豚骨的香氣,清爽卻濃郁。
另一道皿うどん,則將蔬菜與海鮮炒至焦香,再澆上特製醬汁,鋪在酥脆麵上。客人說:「每一口都像在吃宴席。」
更特別的是,店內提供自製的高菜辣菜炒,不少常客喜歡把它加進拉麵或炒飯裡——那股微辣與酸香讓人上癮。
家庭氣氛:溫暖如春的「桃花」
餐廳雖僅有六個吧台座與四人桌,但母親總親切地迎客:「這張舊桌子很好坐吧?」
附近的建築公司社長笑著說:「我們從第一代就開始來吃,現在還是一樣好吃。」
從午餐時間到下午兩點,總能看到熟客自動進門、不看菜單就點:「味噌ちゃんぽん、硬麵!」這裡不只是餐廳,更像社區的食堂。
結語:三十多年不變的家味
從早晨的備料、母親的笑聲,到午間的鍋鏟節奏,「桃花」的每一天都如往常一樣。
沒有華麗的裝潢,也沒有花哨的宣傳,但憑著真誠、乾淨與堅持,這家家庭食堂陪伴了福岡人超過三十年。
店主野口先生說:「只要湯的味道不變,『桃花』的靈魂就不會變。」
這句話,也道出了福岡人對這間店的感情——
在平凡的一碗麵裡,藏著家的味道與時間的溫度。
YouTube專欄名稱: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CakI1Svjy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