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福岡老字號咖喱店──77歲老闆的黃金50年】
每天凌晨五點開工,只為那一碗「吃到骨頭都融化」的咖喱。
一、50年堅持的味道,從清晨五點開始
在福岡縣宗像市國道3號旁,有一家開業於1969年的老字號咖喱店。
清晨五點,天色尚暗,77歲的店主立石學(Manabu Tateishi)早已穿上圍裙、打開電源,準備熬煮足夠1,800人份的咖喱。
那巨大的鐵鍋裡,堆滿香料與湯底。
「要煮12個小時,連骨頭都會融掉。」他淡淡地說。
這是他從19歲開始煮咖喱的習慣,一做就是超過半個世紀。
二、突發的機械故障──職人的不屈精神
本該順利進行的早晨,卻傳來「喀嚓」一聲——攪拌機的手臂不動了。
立石師傅皺了皺眉,嘗試手動調整仍無效。攝影師上前幫忙,也無濟於事。
「唉,今天要完蛋了嗎?」
他自嘲地笑著,放下工具:「那就明天見吧。」
但這位「超級阿公」可不輕言放棄。
他親自拆開機械、重新安裝手臂。經過二十多分鐘的奮戰,終於聽到熟悉的「嗡──」聲。
「動了!動了!」
立石師傅笑得像個孩子,重新投入熬煮。
三、廚房裡的戰場──從洋蔥到炸豬排
早上八點後,員工們陸續到店,十一個爐口同時燃起。
前一天已備好的咖喱底料開始加熱,洋蔥被炒至金黃如糖色;一旁則準備雞蛋、麵衣與豬肉。
立石師傅最拿手的,是那「一氣呵成」的豬排裹粉術:
右手夾肉、左手抓麵包糠,翻轉之間,金黃麵衣均勻覆上。
短短幾分鐘,數十塊豬排整齊排開,準備下鍋。
他一邊動作俐落,一邊笑著說:「每天要賣100碗豬排咖喱,手不酸才怪。」
四、師娘登場──調味的靈魂
上午十點多,師娘進店。她一眼就察覺早上那台機器出過狀況:「這機器又鬧脾氣啦?」
她負責最後的調味,細心調整咖喱的濃度與鹹度。
當湯底混合豬肉、牛肉與雞肉後,店裡瀰漫出溫潤的香氣。
除了招牌的牛肉咖喱,還有「甜味咖喱」、「辣味豬排咖喱」、「花見雞咖喱」等多款選擇。
立石師傅說:「咖喱要放一晚味道更好,我都讓它睡一覺再上桌。」
五、11點開門──半世紀不變的人情味
店內裝潢懷舊,木桌、圓桌與牆上貼著泛黃的菜單。
食券機旁堆著漫畫,氛圍樸實而溫暖。
菜單上寫著:
牛肉咖喱 870円
辣味豬排咖喱 1,050円
花見雞咖喱(溏心蛋加價90円) 990円
男爵漢堡咖喱 1,130円
炸蝦定食 1,150円
豬排定食 1,130円
不論學生、上班族還是老顧客,幾乎人人點「豬排咖喱」——
酥脆的炸豬排配上濃厚咖喱醬,入口瞬間溫熱人心。
六、顧客的故事──40年的味覺記憶
一位白髮先生坐在角落:「我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吃,算起來40年了。」
他笑著回憶:「以前沒錢,只能點普通咖喱。等有點積蓄,才會奢侈地加個沙律。」
如今每次來,他依舊點同樣的那一盤——那是他青春的味道。
七、黃昏後仍不止息的火
夜幕降臨,廚房的火仍在燃。
立石師傅開始準備明天的湯底:
將30公斤雞肉放入直徑180公升的巨鍋中,以200度高溫油炸、再長時間熬煮。
「要煮12小時,連骨頭都會化掉。」
他笑說:「客人只看到表面,其實裡面全是功夫。」
八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碗咖喱
拍攝結束前,攝影師問他:「您打算做到什麼時候?」
他爽朗地回答:「做到死為止。」
雖然已經77歲,身體有胃病,也不能再吃太多咖喱,
但他仍每天凌晨五點起床,只睡四小時。
「老了睡不多,但手還能動,就得煮。」
那句「Till death(直到死)」——不是逞強,而是一生的承諾。
結語:一碗咖喱,一段人生
半個世紀的歲月,從宗像市的街邊小店開始。
這碗咖喱的香氣,不只是香料與肉的融合,
更是職人一生的執著與熱情。
無論是常客的笑聲、還是深夜仍冒著熱氣的鍋,
都在述說同一件事:
真正的美味,來自時間與誠意的積累。
YouTube專欄名稱: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AeXhV1t9eo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