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碗綠意盎然的香氣:福岡「蓬蒿烏冬」的人氣名店

一碗烏冬的顏色,來自大自然的香氣

在福岡縣嘉麻市,有一家以「綠色烏冬」聞名的麵店——蓬蒿烏冬 筑豐麵友會(よもぎうどん 筑豊麺友会)。
開業於2010年,這家店不僅以獨特的蓬蒿(即艾草)製成的烏冬吸引食客,更曾在**「九州烏冬大賽」中奪得第二名**,成為當地名氣響亮的代表。

他們最受歡迎的料理是——蓬蒿牛筋牛蒡天婦羅烏冬。烏冬帶有淡淡草香,配上軟嫩的牛筋與現炸牛蒡天婦羅,每一口都是香氣與口感的雙重享受。

每天清晨的準備,是堅持的開始

早上九時,店主柳先生與母親一同開始一天的準備工作。
從洗米、煮飯、處理牛筋到備湯,每一步都不馬虎。牛筋需要慢火燉煮兩天,再冷凍一次讓肉質更軟嫩。
「不先冷凍的話,肉不會那麼軟,」柳先生邊分裝邊說。六個大容器的牛筋分裝完畢後,進入冷凍庫等待當天使用。

從香川學藝,回鄉創業的職人

柳先生曾在烏冬聖地——香川縣修業。
「當時只是想學做麵,沒打算開店。但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都充滿熱情,我也被感染了。」
回到家鄉後,他創立了「筑豐麵友會」,希望透過合作推廣地方烏冬文化。最盛時期,該會共有約十間加盟店。

他的麵條講究溫控熟成,在特製的「熟成室」中保持19至20度的環境,經過兩日熟成後,蓬蒿香氣更濃。
「烏冬就像孩子一樣,要細心養著,」他笑著說。

蓬蒿烏冬的誕生:一碗綠中帶香的工藝

揉麵、壓麵、切麵,每一步都一絲不苟。
經過熱水煮熟後,翠綠色的烏冬更加鮮亮。沖入冷水時,麵條的橫切面如菱形,代表著筋道與彈性兼備。
店主解釋:「凹面的地方能更好地沾附湯汁,這樣吃起來更入味。」

湯底採用北海道昆布與香川的煮乾小魚混合,再加入伊吹島的鰹節與沙丁魚乾,形成一種「東西融合」的香氣。

午間高峰的香氣時刻

早上十一點開門,門外早已排滿等候的客人。
店內設有吧台7席與桌席12席,採自助點餐機點餐。

人氣菜式包括:

蓬蒿牛筋牛蒡天婦羅烏冬 850日圓

蓬蒿牛筋冷烏冬 890日圓

牛筋飯套餐 1,050日圓

炸雞套餐 950日圓

隨著油鍋的滋滋聲響起,牛蒡天婦羅金黃出鍋,湯頭熱氣升騰。
香氣四溢的蓬蒿牛筋牛蒡天婦羅烏冬上桌——翠綠的麵條襯著金黃色的牛蒡天婦羅與柔軟的牛筋,視覺與味覺同樣豐富。

從汽車業轉戰烏冬職人

「我以前是做汽車生意的。」柳先生一邊舀湯一邊說。
他笑著補充:「那時每天回家煮飯,慢慢對料理上了癮。烏冬是唯一我照著食譜也做不好的東西,於是我決定去學。」

如今47歲的他,早已從門外漢變成一位熟練的烏冬職人。
「我想開一家讓人覺得舒服的店。讓客人吃得開心,就是我最大的快樂。」

炸雞與牛筋飯的誘惑

除烏冬外,這裡的**炸雞(唐揚げ)**也極受歡迎。
每次都是現炸,金黃酥脆的外皮裡鎖著肉汁,灑上少許鹽即可入口香濃。
客人邊吃邊笑說:「這炸雞一吃就想加飯!」

另一人氣菜式是牛筋飯(690日圓),滿滿的牛筋燉得軟爛入味,配上脆口的天婦羅碎與蔥花,香甜濃郁。
「這碗飯我可以天天吃。」常客說著,一口接一口。

結語:一碗綠烏冬,一份在地的溫度

午後兩點半,營業時間結束。老闆與母親並肩整理店內,揉著肩膀笑著說:「賣完就是幸福。」
蓬蒿的清香、湯頭的鮮甜、還有那份手工的執著,都凝結在這一碗烏冬裡。

在嘉麻市的這家小店裡,食客們吃到的不只是烏冬,更是來自土地的誠意與時間的味道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 Japanese Noodles Udon Soba Fukuoka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CohACeYXAjk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