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返昭和:東京五大懷舊老店巡禮】在時光靜止的街角,品嚐不變的人情與美味
從戰後的庶民小吃到銀座老字號的日式佳餚,東京仍留存著許多讓人彷如穿越時空的昭和味道。這次,KT EATS 走訪五間能讓人「回到昭和」的名店——每一口都承載著歷史與回憶。
一、淺草福ちゃん:地下商場裡的庶民靈魂
位於淺草地下商店街,這條開業於1955年的地下街,是日本現存最古老之一,歲月的氣息幾乎凝結在牆壁與霓虹燈之間。
其中最有人情味的老店——「福ちゃん」,創業於1965年,是當地居民與觀光客的共同記憶。
人氣招牌是「鐵板炒麵」,麵條低含水、口感彈牙,表面煎得微焦酥脆,再撒上滿滿青海苔與半熟蛋。另一款「咖喱炒麵」更是昭和味濃厚,香辣醬汁與麵條緊密結合,濃郁卻不膩。
還可點一碗以牛雜、白蘿蔔與蒟蒻慢燉的關東煮風小菜,溫潤入味。配上懷舊玻璃瓶裝的可樂或彈珠汽水,昭和的午後彷彿又回來了。
二、高圓寺的町中華:溫柔又豪氣的老派洋食
沿著中央線來到高圓寺,這家創業於1968年的中華食堂,是當地居民口耳相傳的「昭和食堂」。
牆上的菜單依舊是手寫木牌,價格實惠、氣氛親切。店內最受歡迎的是「蛋包飯」與「炸豬排咖喱飯」。
蛋包飯上鋪著滑嫩的蛋皮,包裹香氣四溢的雞肉炒飯,油而不膩、雞肉份量驚人。
炸豬排咖喱飯則是另一種豪邁享受——酥脆外衣、厚實豬排與香濃日式咖喱醬完美融合。
別忘了再點一碗雲吞麵:透明醬油湯頭、五顆雲吞、叉燒與蔥花,極致的「平凡即奢華」。
三、銀座三州屋:巷弄深處的老派和食
在銀座華麗街區的一條小巷深處,創業於1963年的三州屋靜靜營業。
木門、暖簾、老式高腳桌,讓人有種時空錯置的感覺。
這裡的海鮮全由豐洲市場直送,最受歡迎的是「海鮮丼套餐」,包含鮪魚、鮭魚卵、數種刺身與赤味噌湯。
其中的「雞豆腐」也是店內經典:嫩豆腐與雞肉在清淡高湯中燉煮,搭配蘿蔔泥與柚子醋提味,溫潤又清新。
當天推薦的炸「餅魚(はもち)」,外酥內嫩,肉質細緻如河豚,是許多老饕的心頭好。
四、銀座獅子啤酒館:昭和浪漫的泡沫記憶
創業於1930年、由大日本啤酒公司開設的「Ginza Lion 銀座獅子啤酒館」,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啤酒廳。
即使歷經戰火,依然保留著豪華的彩繪玻璃與馬賽克壁畫,現被列為東京都登錄有形文化財。
這裡的生啤採「一度注ぎ」傳統技法,泡沫細膩綿密。配菜方面,「石燒德國馬鈴薯」香氣迷人、「牛筋番茄燴飯(Hayashi Rice)」濃厚滑順,是許多老顧客的最愛。
當然,最具昭和風情的還是那道「炒意粉拿波里風(ナポリタン)」,粗麵條搭配紅腸與洋蔥、青椒,濃濃的番茄香與啤酒最搭。
五、西新井角屋:老式屋台風味的溫情
最後一站來到足立區的西新井大師門前。這家**「角屋」**創業於大正11年(約1922年),店舖外觀至今仍保留昭和初期的木造風貌。
無論平日或假日,當地居民與旅人總是絡繹不絕。
這裡的「醬油拉麵」湯色清亮,配上自家製極細卷麵,滑順彈牙。
「鐵板炒麵」則帶有青海苔香氣、略淡口味,更能襯托麵香。
但真正的隱藏版是由常客請託而誕生的「咖喱拉麵」——濃郁咖喱湯頭包裹著拉麵麵條,香氣懷舊、辛香溫柔,讓人一口就陷入昭和的味覺回憶。
此外,冬季限定的「今川燒」與夏季的「刨冰」也極具人氣。店內仍使用老式手搖冰機,冰質如棉花般細緻,搭配自製紅豆與黑糖糖漿,甜而不膩。
結語:那些留在昭和的味道
無論是淺草地下街的鐵板聲、高圓寺食堂的蛋香,還是銀座酒館裡飄出的啤酒泡沫,這些老店不僅保存了昭和的味道,也保留了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溫度。
在東京這座不斷變化的城市裡,它們就像一扇扇時光之門,提醒我們:有些味道,永遠值得等待。
YouTube專欄名稱: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90c3pVP5gq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