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東京名店】香氣與靈魂的融合——精選東京五大咖喱老舖

在東京,要數最能代表「日本式洋食」的靈魂料理,絕對非咖喱莫屬。
從神保町到豐洲,再到新宿、澀谷、乃至巷弄裡的隱世小店,每間老字號都在守護屬於日本的咖喱風味。
KT EATS 這次精選出五間「東京咖喱代表名店」,帶你走進這些不追潮流、卻歷久不衰的經典味道。

一、神保町起源的經典——Bondy(ボンディ)

神保町不只是舊書天堂,更是咖喱激戰區。據說方圓一公里內多達四百間咖喱店,而「Bondy」正是掀起這股風潮的始祖之一。
餐廳位於神田古書中心二樓,即使下午兩點仍然大排長龍。最受歡迎的是「牛肉咖喱」,濃厚卻順滑的法式棕醬基底,融合牛豚骨高湯、洋蔥奶油炒香,再以水果與鮮奶油調和出圓潤的口感。
搭配鋪有起司的白飯與鬆軟馬鈴薯(附特製奶油),濃郁香氣讓人一口接一口。牛肉燉得柔軟可用湯匙切開,入口即化。

此外,「蝦仁咖喱」同樣人氣滿分。大蝦鮮甜,醬汁以蝦高湯熬成,濃郁卻不膩。飯後再來一杯檸檬氣泡飲,酸香清爽,是完美的收尾。

二、豐洲市場的百年老味——中榮(なか栄)

創業於大正年間的「中榮」是老東京人記憶中的洋食味。
這裡的「牛肉咖喱」湯頭溫潤濃厚,肉塊燉得柔軟化口,充滿懷舊風味;而自家調配的香料散發獨特的陳年香氣。
另一人氣菜色是「海鮮咖喱」,豪華地加入雪蟹鉗、蝦、魷魚與扇貝,一碗盡嚐海味精華。咖喱略帶辛香,搭配脆口生菜絲一起吃,是中榮的獨門吃法,讓濃厚咖喱變得清爽。

別錯過「焗烤豚肉」或「哈亞西飯(Hayashi Rice)」,酸甜交織的濃稠紅酒醬讓人回味無窮。這家老店不只味道扎實,更充滿昭和年代的懷舊氛圍。

三、池尻的洋食風代表——三宿カレー(1986創立)

在澀谷旁的池尻地區,有間營業近40年的西式餐廳,以陶壺燉煮的「釜燒咖喱」聞名。
咖喱使用香料與高湯慢燉超過10小時,隔夜熟成後風味更加濃厚。主廚特製的美濃燒陶壺保溫極佳,即使細嚐聊天也能保持熱度。

最受歡迎的是「漢堡排咖喱」——200克手工漢堡肉多汁香嫩,與濃醇咖喱完美結合。搭配薑黃飯、炸洋蔥與葡萄乾,鹹甜平衡得恰到好處。
此外,「炸蝦咖喱」也令人驚艷,外皮香脆、蝦肉飽滿;連海鮮義大利麵都用咖喱調味,每一口都洋溢豐富的香料層次。

四、新宿老建築裡的平民經典——モンスナック(Monsnack)

位於1964年建成的紀伊國屋大樓內,「Monsnack」是日本「立食咖喱」的開山鼻祖。
這裡的餐點只有咖喱與沙律,卻是無數東京人心中的「家鄉味」。
自1939年創業以來,配方幾乎未改——以蔬菜與豬肉為基底,香料溫和,初入口時淡雅,尾韻卻濃郁深沉。

厚切炸豬排與香脆可樂餅是經典配角,炸雞與蝦咖喱更添變化。飯煮得偏硬,像燴飯般濃稠,每一匙都讓人停不下來。
那份「昭和咖喱」的懷舊風味,是令日本人魂牽夢縈的味道。

五、米其林認證的極致香氣——ビストロ喜楽亭(Bistro Kirakutei)

創業於1982年的小餐館,由一對夫婦經營,外表可愛溫馨,卻是連年獲《米其林指南》推薦的傳奇名店。
他們以36種香料與蔬菜熬製咖喱,加入牛高湯與法式小牛骨汁(Fond de Veau),經一週熟成後才上桌。

「厚切牛舌咖喱」是鎮店之寶。牛舌取自北海道,燉至入口即化;香料層次深邃,微辣而溫潤。米飯選用特別栽培的越光米,質地鬆軟,與濃厚咖喱完美融合。
「芝士蝦咖喱」則以炙燒起司覆蓋整碗,蝦香與濃郁咖喱交織出迷人香氣,令人一口難忘。

即使價格偏高、需排隊等候,仍值得每位咖喱愛好者專程前往。

結語:一匙香料,一段東京味

從神保町的書香街,到新宿老樓裡的食堂,再到米其林級的隱世小館,東京的咖喱早已不只是「辛辣的醬飯」,而是文化與時間的結晶。
這些店沒有浮誇的話題,只有堅持數十年的手藝與香氣。下一次來東京,不妨挑一家坐下,細嚐那碗屬於日本的咖喱靈魂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KZEColc7FVs
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