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淺草老字號美食巡禮】七間東京必訪名店,感受日本味覺與文化的原點
說到東京最能代表日本風情的地區,「淺草」必然榜上有名。這裡不僅有雷門與淺草寺的歷史底蘊,更是傳統美食的聚集地。從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和菓子,到昭和味滿載的洋食老店,每一口都彷彿穿越時光,感受職人對味道的堅持。這次《KT EATS》帶你走訪七間淺草必試名店,最後還有推薦的伴手禮,一起細味這座城市的美食靈魂。
一、重現江戶風味的懷舊滋味──吾妻屋 粟米糰子(あづま 粟餅)
穿過雷門不久,就能看到這間創立於1950年的老舖「吾妻屋」。店家復刻了江戶時代仲見世通上曾販售的「粟米糰子(粟餅だんご)」。糰子以稀有的「高粱米」製成,熱呼呼的糰子軟糯有嚼勁,裹上香氣四溢的黃豆粉,甜味自然不膩。
一袋五串的糰子轉眼就被吃光,簡樸卻讓人回味無窮。這種甜味,正是日本老街的原始味覺記憶。
二、藝人愛店百年老舖──翁そば(Okina Soba)
下一站是擁有逾百年歷史的蕎麥麵老店「翁そば」,據說是淺草藝人最愛的食堂之一。夏季限定的「冷狸蕎麥」特別受歡迎——麵條粗如烏冬,筋道十足,每一口都散發蕎麥香氣。
另有「咖喱南蠻蕎麥」同樣是人氣之選,濃厚咖喱湯汁中帶有微辣香氣,雞肉與洋蔥吸滿醬汁,入口溫潤厚實,是令人上癮的一碗。
三、百年茶舖的極品甜點──梅園 本店(Baien Honten)
創立於安政元年(1854年)的「梅園」原為淺草寺別院中的茶舖,至今仍是東京人心中的甜品象徵。這裡最有名的是「自家製寒天蜜豆(あんみつ)」,以天草手工寒天、紅豆、白玉、杏子與香滑冰淇淋組成,淋上沖繩黑糖蜜,濃郁又不膩。
另一款「粟米糯餅」則採用半磨高粱米製成,口感軟糯中帶著顆粒香,糯米香氣混合豆餡的樸實甜味,令人一試難忘。
四、昭和洋食代表──淺草 洋食 よしかみ(Yoshikami)
創業於1951年的「Yoshikami」,是淺草最具代表性的洋食名店。老派的木質裝潢、滿牆藝人簽名與開放式廚房,瀰漫著濃厚的昭和氣息。
店內最具人氣的是限量供應的「哈雅西飯(Hayashi Rice)」與「牛肉燉煮」。濃厚的德米醬汁與入口即化的牛肉完美結合,香氣撲鼻。
還可選「拿坡里義大利麵」,用豬油炒香的細麵條配上洋蔥與火腿,簡單卻極致。懷舊味滿滿,難怪被譽為「昭和洋食的原點」。
五、手工肉包的人氣店──ともちゃん肉まん
走在能遠眺晴空塔的雷門通上,就能看到這間可愛的小店「Tomoちゃん肉まん」。店內超過20種手工包子,當天販售四款——蔥豬、芹菜豬、白菜豬與五目包。
最受歡迎的是「蔥豬肉包」,皮鬆軟帶彈性,內餡多汁而富彈性,完全不輸中華點心專門店。每一顆都充滿手工溫度,是街頭最平凡卻幸福的美味。
六、昭和味的食堂天堂──水口食堂(Mizuguchi Shokudo)
創立於1955年的「水口食堂」,70多年來深受當地人與藝人喜愛。這裡有超過百款菜式,幾乎任何家庭料理都能點到。
最出名的是「炸鯵魚(炸竹莢魚)」,魚肉中間微生,外層酥脆輕盈,保留魚鮮香氣。冬季限定的「牛筋豆腐煮」則以甜鹹高湯慢燉,豆腐吸滿湯汁,入口即化。
此外還有炸扇貝、炸雞塊、昭和味可樂餅,每一樣都讓人想起昔日的日本家庭味。
七、江戶風味伴手禮──前川 栗蒸羊羹
最後是買手信的最佳選擇——創立於安政元年(1854年)的「前川」。店舖就位於雷門前,曾是朝聖者喜愛的茶屋,連歌川廣重的浮世繪都曾描繪過它的身影。
招牌「栗蒸羊羹」以紅豆、栗子、砂糖、小麥粉與鹽製成,甜度恰到好處,香氣細膩。還可購買「白玉汁粉」,只需熱水沖泡即可享用,暖心又方便。
結語:走進淺草,品味日本的心
淺草的魅力不僅在於寺廟與老街,更在於這些傳承百年的名店。每一道料理、每一口甜點,都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。無論是手工糰子、懷舊洋食還是傳統和菓子,這些味道都在提醒我們——日本的美食,不只是味覺的饗宴,更是情感與時間的積澱。
YouTube專欄名稱: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40f75yVhH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