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東京天丼巡禮】職人油香與江戶味──5間一生必試的傳統天丼名店
天丼(Tendon)是東京人引以為傲的江戶料理之一,香脆的天婦羅配上濃厚甜鹹的醬汁,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是許多饕客心中「日本味覺記憶」的代表。這次《KT EATS》將帶你走訪東京五大經典天丼名店——從築地到淺草,再到豐洲市場,每一間都能讓你感受到「江戶味」的靈魂所在。
一、築地隱巷裡的名店──黑川的職人天丼
築地場外市場是遊客與美食家的朝聖地,而「天丼 黑川」則隱身在喧囂之外的一條小巷中。主廚曾任職於全日空酒店,以精湛手藝炸出油香清爽、不帶負擔的天婦羅。
黑川的午市提供六款天丼與三款天婦羅套餐,醬汁色澤深沉、香氣濃郁,經年累月調製出令人上癮的味道。附上的味噌湯以蜆為底,清甜而濃郁;漬物則有澤庵、野澤菜與白蘿蔔,平衡整體風味。
最受歡迎的是「特選天丼」,盛上星鰻、青椒、干貝與芝蝦的豪華組合。尤其是干貝與芝蝦的「炸什錦(かき揚げ)」,外層裹滿濃厚醬汁、香氣四溢,令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。
二、豐洲市場裡的老舖──天房的市場之味
「天房(てんぼう)」創業於1935年,與築地市場一同誕生。市場從築地遷至豐洲後,天房依然深受專業料理人與饕客的喜愛。
這間位於豐洲市場青果棟一樓的老舖,以新鮮海產現炸現上而聞名。客人可自由組合心儀食材,再加400日圓升級為天丼。當天的天婦羅包括芝蝦、甜洋蔥、油甘魚(鯡魚)等,油炸技術精準,麵衣輕盈不膩。
特別推薦他們的「鯡魚天婦羅」——外酥內嫩,幾乎呈現半生狀態,魚油香氣濃厚、入口即化。天房的「鯨魚刺身」亦是隱藏人氣菜式,搭配青森生薑與生蒜,風味獨特,極具市場職人風範。
三、江戶前天婦羅老舖──天冨久的豪華午膳
創立於1955年的「天冨久(てんとみ)」是東京代表性的江戶前天婦羅老舖之一。晚上供應高級懷石式天婦羅套餐,午間則推出平價卻高品質的天丼,深受上班族與老饕喜愛。
店主小倉由美原是職業女子摔角選手,熱情開朗的服務讓人印象深刻。最受推崇的是「特上天丼」,加300日圓即可升級,兩隻巨大蝦、星鰻、番茄、青椒輪番登場。番茄天婦羅灑上少許鹽,熱氣四溢,酸甜交融;星鰻厚實柔嫩,麵衣硬挺不散,芝麻油香在口中迴盪。
配上的海苔味噌湯與清爽漬物,更讓整體層次分明。一碗2,700日圓的特上天丼,物有所值。
四、淺草的江戶味──天丼大黑家
被譽為「天丼發祥地」的淺草,是天婦羅愛好者的天堂。「大黑家」創立於1945年,是淺草最具代表性的江戶前天丼老舖之一。
店內共有四款天丼,每一碗都堆得高高、幾乎蓋不上蓋子。招牌天丼選用每日從豐洲採買的新鮮海產,炸得外酥內嫩。醬汁以高湯、醬油與味醂熬製,不加糖,味道清爽不膩。
蝦從頭炸到尾,頭部酥脆可食,蝦味濃郁。星鰻厚實如魚排,口感細緻;薄衣干貝與白魚則滑嫩如蒸物。再配上蜆味噌湯與傳統漬物,一碗盡顯江戶風雅。
五、百年古庭園裡的名店──淺草中清
走入1893年創立的「中清(なかせい)」,彷彿進入另一個時空。這家位於淺草寺旁的百年老店,至今仍維持明治時期的建築格局,庭園靜謐、流水潺潺,是東京三大天婦羅老舖中僅存的一家。
名物「雷神揚(らいじんあげ)」以芝蝦與青柳貝製成的巨型什錦天婦羅,形似雷鼓而得名,外層金黃酥脆,香氣撲鼻。其傳統炸法為家傳秘技,歷代相傳不公開。
此外,特製天丼內有星鰻、虎蝦、干貝、白魚等多種頂級食材,炸衣輕盈柔軟、醬汁濃而不膩。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百年江戶職人的堅持與底蘊。
番外篇:便當界的天丼之王──天弘
雖未列入前五名,但1950年創業的「天弘(てんひろ)」是天丼外賣界的傳奇。店鋪外總是大排長龍,午市時段一到便幾乎售罄。
中份天丼飯量達300克,只要740日圓,物超所值。炸雞胸、白魚、蔬菜天婦羅香氣誘人,即使外帶也能保持酥脆。坐在芝公園邊享用,更添風味。
結語:一碗天丼,一段江戶的味覺記憶
東京的天丼,不只是美食,更是一種歷史的傳承。從築地職人到淺草老舖,每一碗都蘊含著匠人對「炸」這門藝術的執著。當金黃的炸衣吸附著濃厚醬汁、與米飯交織出香氣時,便能明白——這,就是江戶人最引以為傲的味道。
YouTube專欄名稱: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2AviQbZQe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