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東京町中華五大名店】從炒飯香氣到手工燒賣 東京人最愛的老味道

大家好,我是 KT。
這次《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》要帶大家吃遍東京的町中華(街頭中華)。
這五間店並非時下網紅餐廳,而是屹立數十年、人氣不墜的經典名店——
每一道料理都蘊藏著職人手藝與庶民溫度。

一、【神田・萬龍】 醬香叉燒炒飯的王者

第一站來到東京神田。這間由大阪王將集團旗下的新品牌經營的町中華店,
每天中午都大排長龍,從上班族到學生都是常客。

招牌是「肉團炒飯」與「叉燒蛋定食」。
定食附中華湯與榨菜,叉燒有兩種部位——瘦的里脊與肥的五花。
肉厚多汁,滷製三小時後再以秘傳醬汁醃漬一整晚,香氣濃郁。
當熱蛋液與甜鹹醬汁滲入飯粒,形成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靈魂下飯組合。

旁邊的燒賣一揭開皮,肉汁立刻流出,
而「雲吞豆芽麵」湯頭淡雅,油香適中,
麵條極粗卻滑順,雲吞皮厚而Q彈。這一碗,是「懷舊中的奢華」。

二、【銀座亭】 不論吃什麼都對味的傳統中華

第二站是創業於1975年的銀座亭。
即使地處寸土寸金的銀座,依然能以平價飽餐一頓。

「炒飯」粒粒分明、油潤不膩,配上薑漬紅薑,
每一口都吃得到叉燒與蔥香的融合。
而湯雖是附贈,卻鹹香濃郁,完全不馬虎。

餃子使用青森縣產溫和蒜味豚肉,皮薄餡多、汁豐肉香。
人氣「麻婆粉絲飯」更是必點——
絞肉香濃,豆瓣辣勁中帶甜味,與滑蛋、米飯融合成絕妙平衡。
一旁的豚骨醬油拉麵湯頭清香、麵條彈滑,
吃得出老店對火候與比例的精準掌握。

三、【中華德大】 「蛋包炒飯」的魔法咒語:Ranran

創業於1971年的「中華德大(Tokudai)」,
是大阪地區傳至東京的傳奇級町中華。
店內僅有吧檯座位,卻人聲鼎沸、熱氣蒸騰。

最有名的是「炒飯+蘭蘭蛋包(Ranran)」。
只要對老闆說出「ランランで!(Ranran please)」這句咒語,
炒飯上就會覆蓋兩顆滑嫩半熟蛋——
外層微焦、內層濃香,與米飯完美融合。

另一人氣是「蝦仁炒飯」與「菠菜炒飯」,
濕潤的飯粒與甜鹹叉燒香交織,
讓人吃到最後一口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來。

餃子更是水準之上,外酥內嫩、肉餡扎實,
搭配特製黑醋辣油沾醬,一咬下就能感受到「正宗町中華」的靈魂。

四、【築地・幸軒】 市場職人認證的古早中華

築地市場雖已遷往豐洲,但這間**創業於1927年的「幸軒」**依然屹立不搖。
這裡是老市場人的共同記憶。

「拉麵與炒飯套餐」最受歡迎。
湯頭呈琥珀色,清爽卻富深度;
麵條略硬,彈性十足,配上兩大片厚叉燒。
炒飯中則混入叉燒丁、蔥花、洋蔥與蟹肉,
香氣四溢,粒粒分明。

而「韭菜炒豬肝定食」只要750日圓,
附湯與漬物,實屬東京奇蹟。
最後別錯過這裡的「燒賣」——皮薄幾乎透明、肉汁飽滿。
淋上自家製醬油醬更添香氣。這一口,是東京老靈魂的味道。

五、【文京・兆徳】 學生街的金色炒飯

最後一站來到文京區本鄉通,東京大學就在附近。
1995年開業的「兆徳」,
每天開店前就已排滿人潮,特別是週末限定的「炸煎餃」更是搶手。

這裡的「金色蛋炒飯」只有雞蛋與蔥,
卻炒得粒粒金亮、香氣撲鼻。
使用低溫榨取的白絞油炒製,完全不膩。
炒飯附湯,清淡卻餘韻深長。

夜晚限定的「炸煎餃」外脆內嫩,
餡料以豬肉、蝦米、韭菜、薑製成,
香氣與甜味交錯,令人無法自拔。
難怪會在《情熱大陸》等節目上被多次報導。

【結語】東京的町中華,是最真實的幸福滋味

從銀座到本鄉,這些町中華店撐起了東京的日常——
沒有浮誇的擺盤,只有熱氣、香氣與人情味。
每一碗湯、每一盤炒飯,都能讓人感受到「家的溫度」。

或許,這就是町中華能歷久不衰的理由。

YouTube專欄名稱:KT EATS / グルメ名店食べ尽くしch
YouTube鏈接:https://youtu.be/wMR8mFarOkE

返回網誌